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三五)(3 / 6)

加入书签

,正站在那位玄山氏先祖身边,看着他如何凭借一双慧眼辨别真伪,如何在乱世中守护一件件珍贵的文物。

他继续往下看,第二卷文书记录的是鉴别青铜器的方法,从铜锈的颜色、质地,到纹饰的铸造工艺,再到器物的声音、重量,无一不包。其中一段提到如何辨别“假锈”,先祖用“真锈入骨,假锈浮表,以热醋浇之,真者不脱,假者立化”的方法,简单直接,却比现代很多鉴宝仪器都来得有效。

第三卷文书则记录了一些玄山氏的传承秘闻,提到玄山氏的先祖本是西周时期的“辨物官”,专门为王室鉴别贡品真伪,后来王室衰落,玄山氏便流落民间,以鉴宝为生,游走于各个朝代的都城与边陲,见过无数奇珍异宝,也经历过无数波诡云谲的纷争。文书中还提到,玄山氏的后人,需以“守护”为己任,“见伪则破,见珍则护,不以利动,不以势屈”,这十六个字,像是一道烙印,深深刻在了陈轩的心里。

“陈哥,你怎么了?”苏晴见他盯着文书一动不动,脸色变幻不定,忍不住轻轻推了他一下。

陈轩猛地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的指尖不知何时已经湿润,眼眶竟有些发热。他抬起头,看向远处连绵起伏的沙丘,那些在风沙中屹立千年的断壁残垣,此刻仿佛都变成了玄山氏先祖走过的足迹。他终于明白,自己佩戴的青铜三目佩,不仅仅是一件传承信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是跨越千年的嘱托,是守护中华文物的使命。

“没什么。”陈轩深吸一口气,将心头的激荡压下,他小心翼翼地将文书重新卷好,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密封袋里,“这些文书,是玄山氏先祖留下的鉴宝心得,也是他们的传承誓言。我们得把它们完好地带回去,这比任何文物都珍贵。”

小林和苏晴虽然听不懂文书的内容,却从陈轩的眼神里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他们点了点头,一起动手,将密封好的文书放进特制的防震背包里。风沙依旧在古城遗址中呼啸,却仿佛再也吹不散三人心中那份因发现而燃起的热意。

陈轩最后看了一眼那只空荡荡的陶罐,将它重新放回原处——这是玄山氏先祖埋藏传承的地方,理应留在这片见证了岁月流转的戈壁之上。他转身看向苏晴和小林,目光扫过两人脸上的沙尘与疲惫,却也看到了眼底的光芒。

“走,”他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坚定,“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这些心得,不是用来藏着的,是用来守护更多文物的。等我们回去,玄山鉴宝联盟的事,必须加快脚步了。”

苏晴和小林相视一笑,用力点头。三人收拾好东西,背着沉甸甸的“传承”,朝着遗址外的营地走去。戈壁的夕阳正缓缓落下,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与远处的烽燧遗址、古城残垣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跨越千年的画卷,在风沙中缓缓展开新的篇章。

需要我继续创作第1066章“黑市追踪”的正文内容,延续这段西北探源的剧情,展现陈轩团队与盗墓团伙的智斗过程吗?

第1066章 黑市追踪,暗影交锋

戈壁的暮色沉得快,陈轩三人刚回到营地,向导阿木就举着马灯迎了上来,满脸焦急:“陈先生,刚才有辆陌生皮卡车在营地外围转了两圈,见没人就往东边去了,那方向……是通往黑风口黑市的路。”

陈轩心头一凛。黑风口黑市是这一带戈壁里出了名的地下交易点,专做文物走私的勾当,鱼龙混杂,常年有盗墓团伙在那儿销赃。他下意识摸了摸胸口的青铜三目佩,指尖传来的微凉触感让他瞬间清醒——陶罐里的玄山文书刚现世,就有不明身份的人盯上他们,绝不是巧合。

“阿木,备车,我们去黑风口。”陈轩话音刚落,就转身往越野车走去。苏晴立刻把装着文书的密封袋塞进防水背包深处,小林则抄起工兵铲别在腰后,两人快步跟上。阿木虽有些犹豫,却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