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十二)(5 / 6)
,从此杳无音讯。”老鬼的语气里带着怨恨,“直到三个月前,我收到个匿名包裹,里面就是这半块玉佩和那几张藏宝图残片,还有堂主的联系方式……”
“藏宝图残片?”李警官追问,“在哪?”
老鬼犹豫了一下,从裤腰里摸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递了过去。李警官打开油纸,里面果然是半张泛黄的宣纸,上面用朱砂画着些模糊的线条,像是河流和山脉的走向,角落里盖着个红色的印章,依稀能看出是“玄”字。
观察室的门再次打开,李警官拿着残图走进来。陈轩接过残图,指尖触到宣纸的瞬间,就感觉到纸张边缘有不规则的撕裂痕迹,显然是从整张图上扯下来的。图上的朱砂颜料在灯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他用随身携带的放大镜细看,发现颜料里混着极细的银粉——这是玄山氏常用的做标记手法,他在师父遗留的笔记里见过记载。
“这残图的纸质是清代竹纸,朱砂里掺了银粉,确实是玄山氏的风格。”陈轩肯定地说,“而且上面标注的水系,和景德镇附近的昌江流域很像,老鬼说的‘瓷都秘窑’,应该就在那一带。”
“你的意思是,伪古堂的堂主,很可能就是当年那个‘玄山后人’玄明?”李警官推测道。
“有可能,但也不排除是别人拿到了他的藏宝图。”陈轩指着残图右下角的一个小标记,那是个简化的“窑”字,外面画着个圆圈,“玄山氏的标记都有特殊含义,这个圆圈可能代表窑址的范围。你看这里的等高线,像是座山,旁边还有个三角形,应该是指窑口的位置。”
他拿出手机,调出景德镇的卫星地图,和残图对比着:“昌江在这里拐了个弯,形成一片冲击平原,残图上的河流走向和这里完全吻合。这座山……应该是市郊的珠山,宋代官窑遗址就在那附近。”
李警官看着他精准的分析,忍不住赞叹:“陈先生,你这本事可真不是盖的。要是早认识你,当年也不至于让那批假唐三彩流到市场上。”
陈轩笑了笑,目光又落回残图上:“玄山氏的藏宝图,每一处都标着‘真藏’和‘伪障’两个地点,防止后人走弯路。这半张残图只画了大概位置,没标具体入口,说明另一半残图才是关键。”
就在这时,审讯室里突然传来老鬼的喊声:“我还有话说!我知道堂主的仓库在哪!就在珠山脚下的一个废弃瓷厂,他说那里能避开金属探测器……”
陈轩和李警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废弃瓷厂、避开金属探测器……这说明伪古堂很可能已经找到了窑址,甚至可能已经开始挖掘。
“李警官,能不能安排我们去趟景德镇?”陈轩当机立断,“伪古堂的人既然能仿造出那么逼真的青铜器,说明他们对玄山氏的收藏风格很了解,要是让他们先找到秘窑,里面的珍品很可能会被他们仿造出来,扰乱市场不说,真品也可能遭到破坏。”
李警官立刻点头:“我马上向上级申请,以协助调查的名义跟你过去。另外,我们查到刀疤脸的手机里有个加密相册,里面有几张照片,你看看有没有用。”
他调出手机里的照片,其中一张引起了陈轩的注意。照片是在一个窑洞口拍的,洞口用石块封着,石缝里长着半枯的野草,洞口上方的岩壁上刻着个模糊的“玄”字。照片的背景里,能看到远处有座塔,塔身倾斜,像是经历过地震。
“这是景德镇的龙珠阁!”陈轩一眼就认了出来,“龙珠阁就在珠山山顶,从这个角度拍过去,窑口应该在珠山西南麓的废弃矿坑附近。”
他把照片和残图、卫星地图反复对比,最终在地图上圈出一片区域:“就是这里,一个叫‘落马桥’的地方,宋代窑工常在这里采瓷土,后来塌方成了矿坑,正好符合‘避开金属探测器’的说法。”
李警官立刻开始联系景德镇警方,安排下一步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