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暗室定策(1 / 3)

加入书签

江宁府衙后堂,一间门窗紧闭、帘幕低垂的密室。

与外间牢狱的喧嚣污浊、市井的压抑恐慌截然不同,这里熏香袅袅,暖意融融。上好的银霜炭在兽首铜炉里静静燃烧,驱散了江南冬日的湿寒。四壁悬挂着名家字画,多宝格上陈列着古玩玉器,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绒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然而,这满室的奢华与静谧,却丝毫无法掩盖空气中流淌的那股阴谋与算计的气息。

钦差大臣郑元化斜倚在一张铺着白虎皮的紫檀木榻上,身着常服,面色红润,指尖轻轻敲击着榻沿,显得颇为惬意。下首坐着江宁知府马文远,以及郑元化的两名心腹——贾师爷和一位面容阴鸷、沉默寡言的护卫头领。

“马府尊,这几日,辛苦你了。”郑元化端起手边的钧窑茶盏,吹了吹浮沫,慢条斯理地说道。他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马文远连忙欠身,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容:“郑公言重了,能为郑公分忧,是下官的福分。如今清风阁已查封,主犯顾文渊及一干从犯皆已下狱,相关谤书的流播渠道也已基本切断,市面上那些不安分的议论,总算压下去了。”

“压下去?”郑元化轻笑一声,放下茶盏,目光扫过马文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马府尊,你当真以为,抓了一个顾文渊,烧几本册子,就能让这江南士林彻底闭嘴?就能让那些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断了兴风作浪的念头?”

马文远脸上的笑容一僵,有些尴尬:“这个…下官愚钝,还请郑公明示。”

贾师爷在一旁接口,声音尖细:“府尊大人,郑公的意思是,清风阁不过是个引子,是那些心怀叵测之辈抛出来试探朝廷反应的卒子。真正的大家伙,还藏在后面呢!”

郑元化满意地点了点头,接过话头:“不错。东林七子自焚,是第一次试探;这清风阁利用活字邪术大量刊印谤书,是第二次试探。若我等只是就事论事,处置了明面上这几个人,反倒会让暗处的敌人以为我等软弱可欺,下次,他们就会变本加厉!”

他站起身,在铺着厚毯的地面上缓缓踱步,锦袍的下摆拂过地面,悄无声息。

“江南之地,文风鼎盛,却也历来是滋生朋党、非议朝政的温床。自王安石变法以来,此地士绅便与朝中旧党牵连甚深,对蔡相(蔡京)的新政,更是阳奉阴违,多有怨言。此次风波,表面上是几个狂生书商闹事,根子里,却是这江南士林对朝廷、对蔡相权威的挑战!”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带着寒意,让马文远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郑公高见!”马文远连忙奉承,“那依郑公之见,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难道要继续扩大清查范围?”他心中有些忐忑,如今抓的人已经够多,狱中都快塞不下了,再扩大下去,恐怕会激起更大的反弹。

郑元化停下脚步,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光抓几个小鱼小虾,有何用处?要动,就要动其根本,打其七寸!这清风阁案,便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他走回榻边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顾文渊一个书商,哪来那么大的胆子?他刊印的那些谤书,内容犀利,直指科举、花石纲等朝政核心,若非有人背后指使、提供文稿,他如何能知晓得那般清楚?那些迅速流传的渠道,若非有人暗中组织、推波助澜,又如何能在那般短的时间内,覆盖如此之广?”

马文远眼睛一亮:“郑公是说…要追查这顾文渊背后的主使之人?”

“正是!”郑元化重重一拍榻沿,“不仅要查,还要查个水落石出!要将那些藏在士林之中,自以为可以清流自居、妄议朝政的幕后黑手,一个个都揪出来!”

贾师爷阴恻恻地补充道:“而且,这活字印刷之术,速度快,成本低,流传广,若不加控制,任由其被此等宵小利用,今日可以印谤书,明日就可以印檄文!长此以往,朝廷威信何在?蔡相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