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贾似道溺死茅厕,文天祥出使元营(2 / 3)
找战机收复失地。】
【这个颇具主动性的战略被朝廷否决了。宋朝中枢此时已完全丧失战略主动的勇气,只敢被动防御,拆东墙补西墙。】
【文天祥进驻平江后,元军主力正在猛攻常州。】
【常州是平江的西面屏障,一旦常州失守,平江将门户洞开。】
【文天祥迅速派出麾下最重要的将领尹玉、麻士龙、朱华等,率领三千淮军和两千江西义兵,前往救援常州。】
【援军在常州外围的五木与元军遭遇,随即发生激烈的战斗。】
【这场战斗极其惨烈,宋军表现英勇,但淮军主将张全畏战先逃,导致尹玉、麻士龙等部陷入重围,孤军奋战,最终全军覆没。】
【常州随即陷落,元军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常州失守后,平江已无险可守。】
【就在文天祥打算拼死坚守平江时,元军另一路已攻破临安北面的要塞独松关,临安告急。】
【朝廷急召文天祥放弃平江,回防临安。】
【十一月,文天祥被迫率军撤离平江。】
【他刚一离开,平江府通判王矩之等人就开城投降,平江陷落。】
【德祐元年底,文天祥再次回到了临安。】
【德祐二年初,元军兵临临安城下。】
【而朝廷和宰相陈宜中,一方面启用文天祥、张世杰等主战派,另一方面又始终抱有幻想,不断派出使者向元军求和,甚至愿意称臣纳贡。】
【然而,元朝目标已是彻底灭亡南宋,拒绝所有和议。】
【混乱中,宰相陈宜中直接临阵脱逃,跑回了老家温州。】
【太皇太后谢道清在无人可用的绝境下,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派其出使元营谈判。】
【德祐二年正月,临安。】
【寒意彻骨,连太液池的残荷都凝着冰霜。】
【文天祥立在都堂之外,听着里面传来太皇太后谢氏疲惫的声音:“事已至此,唯有请和……文卿家,这议和的重任,便交与你了。”】
【他深吸一口气,迈过那道高高的门槛。】
【堂内,昔日争执不休的朝臣们此刻鸦雀无声,目光复杂地投向他——有怜悯,有庆幸,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
【“臣,领旨。”文天祥声音平静,没有波澜。】
【他深知,此行非为求生,乃为证道。当陈宜中等重臣相继离去,当谢堂这等怯懦之辈竟被任命为副使而连夜遁逃,这使命便已注定是条不归路。】
【步出宫门,好友杜浒一把拉住他的衣袖,眼眶赤红:“丞相!元营如虎狼之穴,伯颜狡诈,此去必不得返!何不暂避,以图后举?”】
【文天祥轻轻拂开他的手,望向阴霾的天空,缓缓道:“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何况,元军或许尚可欺以理义。若能说动伯颜,暂缓兵锋,则淮东、闽广犹在,江南或可保全一线生机。此心此志,虽斧钺加身,不敢退也。”】
【文天祥回到府邸,竟发现好友礼部侍郎陆秀夫在等着自已。】
【陆秀夫也是来劝阻的,但文天祥还是那些话,国事至此,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愿能说动伯颜,暂缓兵锋。】
【陆秀夫深知好友文天祥忠义之心,并不再劝,而是道:“宋瑞兄,我欲携……”说了一半,却未言尽。】
【文天祥闭目半晌,装作不知。】
【陆秀夫走后,文天祥默默穿上丞相的冠服,将那柄并不锋利的佩剑系于腰间。】
【他召集了麾下愿随行的义士,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的面孔。】
【“诸君,”文天祥沉声道,“此行为国请命,生死已置之度外。若元人愿罢兵议和,是为社稷之幸。若其不然,”他顿了顿,手按在剑柄上,“惟有一死,以报国家!”】
【众人齐声吼道:“愿随丞相!”】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