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贾似道溺死茅厕,文天祥出使元营(1 / 3)
第四百三十六章,贾似道溺死茅厕,文天祥出使元营
【德祐元年,二月。】
【元军沿长江东下,势如破竹。在朝野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贾似道不得不亲自率领精兵十三万、战船二千五百艘,从临安出发,迎击元军。】
【在安徽芜湖的丁家洲,宋元两军主力相遇。】
【然而,贾似道未战先怯,战前再次派遣使者向元军统帅伯颜求和,被断然拒绝。】
【旋即元军发动猛攻,并动用“回回炮”等重型武器。贾似道本无战意,指挥失当,导致宋军大败,主力损失殆尽,水陆军资器械全部被元军缴获。】
【天下哗然。】
【此战宋朝主力覆灭,意味着长江防线彻底崩溃,临安门户洞开。】
【消息传回,朝野震怒,贾似道从权势的顶峰瞬间跌落。】
【丁家洲惨败后,以陈宜中为首的朝臣纷纷上书,要求处死贾似道以谢天下。】
【但太皇太后念其为“三朝元老”,不忍加刑。】
【只是贬为高州团练使,安置于循州。这是一个虚职,实质是流放。】
【在流放途中,他的官职被进一步追贬为县尉。】
【流放罪犯,得有监押官。】
【会稽县尉郑虎臣主动请缨,要求押送贾似道。】
【郑虎臣之父曾因罪被贾似道处罚,本人也对贾的祸国行为深恶痛绝,因此他主动请缨担任此职。】
【】一路上,郑虎臣对贾似道极尽羞辱:撤去其轿盖,让他在秋日烈日下暴晒。驱赶羞辱,并散其随从和财物。让他光着脚赶路,百般折磨。】
【行至福建漳州城南的木棉庵时,郑虎臣明确催促贾似道自尽,以了结此生。】
【贾似道贪生怕死,哭喊道:“太皇许我不死。”】
【见贾似道毫无自尽之意,郑虎臣愤然,欲提刀杀之,同行之人劝道:“杀了他,违背太皇太后懿旨,你亦得偿命。”】
【郑虎臣坦然道:“吾为天下杀似道,虽死何憾?”】
【随后,他将贾似道拽至木棉庵内的厕所里,用一种极其羞辱的方式将其杀死。】
【此时,是德祐元年,八月。】
【在两个月前。】
【文天祥带着勤王军队终于赶到了临安。】
【但迎来的,却不是整军备战,万众一心,共同御敌。】
【贾似道倒台之后,陈宜中成为新的首席宰相,但他优柔寡断,首鼠两端,难当大任。】
【朝廷主和派指责其勤王军“乌合之众”,试图阻挠。文天祥愤而上书抗辩,强调“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
【经过多方拉扯,最终因朝廷中枢决策摇摆不定,时而主战时而议和,勤王军未被立即部署前线,延误战机。】
【此时,湖南重镇潭州被元军重兵围困,情势危急。】
【朝廷任命文天祥为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命令他率军前往救援潭州。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潭州已被围多时,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文天祥准备出发之际,前线形势发生剧变:潭州陷落,救援已无意义。】
【攻陷潭州的元军右路军,在阿里海牙的率领下,开始向江西、湖南其他地区进攻,威胁南宋腹地。】
【更重要的是,元军主力在伯颜率领下,已完全控制长江中下游,对临安形成了直接压力。平江府作为临安屏障,其防御变得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
【朝廷紧急改变任命任命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他即刻率军北上,驻守这座京畿门户。】
【危急关头,文天祥二话不说,领兵出发。】
【在奉命进驻平江前,文天祥上书朝廷,建议将全国划分为四镇,如长沙、扬州、鄱阳、金陵,每个镇设立都督统一指挥,四镇同时发动攻势,齐头并进,让元军分散兵力,疲于奔命,然后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