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医脉承魂创新境(5 / 8)

加入书签

头痛、颈肩痛。你看这上面的纹路,是经络图,不是符;这翡翠,是按‘穴位对应’嵌的,不是什么‘镇邪之物’。而你手里的巫医符,画的是鬼画符,洒的是硫磺粉,除了让你头疼,没半点用。”

阿木顿了顿,指着投影布上刚出现的“董奉杏林”典故:“乡亲们再看这个典故——董奉是三国时的神医,他治病从不收钱,只让患者在他家门前种棵杏树。久而久之,杏树成林,董奉就用杏子换粮食,救济穷人。你们看,董奉治病用的是汤药、针灸,从不用符;他要的是杏树,不是香火钱。这才是中医的正统——医道在仁,不在迷信;治病在药,不在符咒!”

午时三刻,人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穿着黑袍的汉子带着几个人挤了进来,他脸上留着络腮胡,手里拿着一卷发黄的书,正是城郊的巫医麻三。麻三走到投影架前,指着白布上的神农虚影,大声嚷嚷:“你们说神农尝百草是仁心,我还说巫咸用咒语治病是神迹呢!巫咸是上古医神,比神农还早!《山海经》里都写了‘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他用蛇和咒语治病,比你们辨药快多了!你们怎么不认巫咸,只认神农?还不是怕百姓知道,中医根本不如巫术!”

周老医正好从阁里出来,闻言立刻走到麻三面前,手里拿着一卷《山海经》复刻本——这卷古卷是他特意带来的,纸页上还夹着他祖父做的批注。周老医翻开古卷,指着“巫咸国”那段文字,声音虽苍老却有力:“麻三,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山海经》里还写了‘巫咸、巫彭……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看到没?巫咸后来也用‘不死之药’治病,不是只用咒语!《黄帝内经》里说得更明白:‘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咱们中医,从神农、岐伯到桐君、扁鹊,都是‘辨药、论经、治人’,从不用咒语!你断章取义,拿巫咸的半句典故骗百姓,卖你的符纸骗钱,良心何在?”

麻三被周老医问得哑口无言,他眼珠一转,还想狡辩,可百姓们已经反应过来——刚才王婶说贴了他的符纸更疼,现在又听周老医点破他断章取义,人群中立刻有人喊:“他就是想骗钱!我上次买了他的符,治咳嗽没好,还咳得更厉害!”“把他的符纸扔了!别让他再骗人!”百姓们纷纷把手里买的巫医符扔在地上,有的还上前推搡麻三。麻三见状,脸色发白,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跑了。

王婶望着地上的符纸,又看了看手里的虎符砭,笑着对阿木说:“阿木先生,我现在明白了!中医的神话是‘救人的传说’,巫医的神话是‘骗钱的幌子’——以后我再不信什么符纸了,要是头疼,就用这虎符砭刮一刮,再按你们说的,喝杯薄荷茶,肯定比符纸管用!以后我也来听你们讲典故,再也不上当了!”

午时四刻,科普台旁的“典故问答”活动热闹起来。阿草拿出墨家做的“小神农玩偶”——这玩偶是用桃木做的,身高不足一尺,手里捧着一株微型的当归模型,按一下玩偶的肚子,就会用童声说一句典故:“神农采当归于岷山,治妇人血亏!”“答对一题,就送一个小神农玩偶!”阿草的话音刚落,百姓们就踊跃举手——“‘杏林春暖’说的是谁?”“是董奉!”一个小孩抢着回答,阿草笑着把玩偶递给她。“‘坐堂行医’是从张仲景开始的吗?”“是!张仲景在长沙做官时,就在大堂里给百姓看病!”一个老者回答正确,也得到了玩偶。

阿木站在一旁,望着百姓们的笑脸,心中却无半分轻松——他知道,残踪气不会善罢甘休。麻三只是小角色,残踪气真正的目的,是摧毁百姓对中医神话典故的信任,让“中医等于迷信”的谣言生根发芽。只要谣言还在,就算赶走了麻三,还会有其他巫医冒出来,还会有百姓被误导。

四、未时残踪扰典酿危局:邪祟改典撼魂基

未时的阳光已不似午时那般炽热,医脉阁内突然刮起一阵阴冷的风,深棕帘幕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溯源区传来一声惊呼——周老医正捧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