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医脉承魂创新境(4 / 8)
了下去,阿草急忙转动曲柄,屏幕再亮起时,“扁鹊救虢太子”的动画竟变了样——扁鹊手里拿着的不再是脉诊仪,而是一张画着符咒的黄纸,他对着太子的额头比划着,嘴里还念着听不懂的咒语,原本的“针灸醒神”画面,也变成了“符咒驱邪”。阿机的墨玉屏也出了问题,“岐伯论经”的动画里,岐伯手里拿着的不再是竹简,而是一根桃木剑,说着“此剑能驱邪治病”。设备边缘泛起的幽绿,比辰时更浓,一股阴冷的气息弥漫开来。“是残踪气!”阿草急得关掉动画,声音都有些发颤,“他们想把中医神话改成‘巫医传说’!把扁鹊的‘望闻问切’、岐伯的‘论经传医’,都抹黑成‘用符咒、桃木剑治病’,让咱们的创新产品变成‘传播迷信’的工具,让百姓不敢再信中医!”
阿木立刻取来圣火草汁液,用棉球蘸着擦拭动漫绘制仪和墨玉屏,幽绿的气息渐渐消散,动画和App也恢复了正常。李娃子站在一旁,攥着小拳头,脸涨得通红:“我才不信邪祟的话!扁鹊是神医,他用脉诊仪和针灸救太子,不是用符咒!岐伯是圣人,他论的是经络医理,不是桃木剑!我明天就把这动漫讲给学堂的同学听,让他们也知道,中医的神话是救人的,不是骗人的!”阿木摸了摸李娃子的头,望着恢复正常的设备,心中清楚:医学文化创新的核心,是“以典故启新境”——让神话故事成为连接古今的桥,让晚辈们在趣味中知医理、守医魂,而非被邪祟利用,把桥改成通往迷信的歧路。
三、午时破谣言守神话:墨道证典显正统
午时的阳光炽热,医脉阁外的空地上,墨家弟子早已搭起了三丈高的投影架,“中医典故科普台”前围满了百姓,连附近茶馆的伙计、街头的小贩都凑了过来。阿算站在投影架旁,手里握着墨剑“投影仪”的曲柄——这投影仪是按“小孔成像”原理改良的,铜制的镜箱里藏着绘有典故的透明胶片,转动曲柄,胶片上的画面便会投在白布上。此刻白布上正播放“神农尝百草”的正统典故:神农身着麻衣,背着竹篮,在岷山的草丛中行走,他弯腰采下一株草药,放在嘴边轻尝,忽然眉头一皱,掌心泛起红斑——就在这时,一只神鹿从林中跑出,衔着一株带露的茶叶,放在神农面前。神农吃下茶叶,掌心的红斑渐渐消退,他对着神鹿拱手致谢,继续往前走,竹篮里的草药越来越多。
“乡亲们,刚才有人说‘神农尝百草是蛮干’,这是大错特错!”阿算的声音洪亮,透过墨家“传声筒”传遍全场,“传说神农有‘水晶肚’,能看见药在体内的走向——他尝草药,不是瞎尝,是靠‘水晶肚’辨药的走向,靠神鹿帮他解危!咱们中医的‘药食同源’,就是从神农这里来的:他尝出麦、稻能饱腹,就教百姓耕种;尝出姜、蒜能驱寒,就教百姓调味;尝出当归、甘草能治病,就留给后人救疾。这不是蛮干,是心怀苍生的仁心啊!”
人群中,一个穿着蓝布衫的妇人举着手,她是城郊的王婶,昨天听了巫医的话,买了一张“治病符”,此刻手里还攥着那符纸。王婶犹豫了一下,还是挤到前面,声音有些发颤:“阿算小哥,我……我昨天听人说‘中医和巫医一样,都要画符治病’,还花了五十文买了这符纸,说能治我这偏头痛。可我贴了一夜,头更疼了。刚才听你说神农尝百草,看这典故,才知道中医是辨药治病的,不是画符……可我之前还听人说‘虎符铜砭是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阿木正好从阁里出来,闻言接过王婶手里的巫医符——符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鬼画符,还洒了些红色的粉末,闻着有股刺鼻的硫磺味。阿木又从袖中取出一枚墨家复刻的“孙思邈虎符砭”——这虎符砭是青铜制的,分为左右两半,合起来是一只老虎的形状,虎身上刻满了经络图,虎眼处还嵌着两颗淡绿的翡翠。“王婶,你看这虎符砭,”阿木将虎符砭递到王婶面前,“它是孙思邈传下来的医疗器械,按道家‘砭石疗法’打造的——用它在经络上刮拭,能疏通气血,治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