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为袁隆平填词(1 / 4)

加入书签

在古人们还沉浸于袁公的伟大功绩之时,刘鸿轻轻点击了后续袁隆平的视频。那醒目的标题瞬间将尚在感慨中的古人拉回了现实。

【为逝去的袁隆平爷爷填词】

看到这个标题,无数古人心中不禁一沉。袁公逝去了?

视频开始播放,旋律很快响起。

【享珍馐配酒搭茶,叹佳肴千种做法。】

【并非帝王家,亦有煎炒或烹炸。】

【未想饥荒之可怕。】

【翻开古书史话,查阅科普资料。】

【字句间血泪交织,长辈所言并非浮夸。】

【能饱食,便已是奢华。】

“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 60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了。”歌词中传来袁隆平院士的声音,只是没有画面,古人不知他在与何人交谈。

【谁欲财积名扬,或求幸福安康。】

【温饱食粮乃根本。】

【本可高居庙堂,却俯身事农桑。】

【为百姓再栽稻秧。】

【袁隆平耕千里稻香。】

【面带慈祥,禾下正乘凉。】

【无边翻腾金黄浪,粒粒丰足填饥肠。】

【盼一顿饱饭,安心入梦乡。】

【田地里来回奔忙,将民生心念扛于肩。】

【历经千年过往,战胜饥馑似无望。】

【有人却,立志改现状。】

【寻遍四海蛮荒,头顶炎天日光。】

【挑选良苗,精心实验培养。】

【万般艰难阻挡,奉上毕生亦无妨。】

【誓让国不困于粮。】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天幕中再次响起袁隆平院士的声音。

【袁隆平耕千里稻香。】

【面带慈祥,禾下正乘凉。】

【无边翻腾金黄浪,粒粒丰足填饥肠。】

【盼一顿饱饭,安心入梦乡。】

【袁隆平耕千里稻香。】

【种下禾秧,亿万人乘凉。】

【长街送国士无双,稻穗佑山河无恙。】

【皆知谁真把人民放心上。】

这一次,古人都未在视频播放中途发表看法,而是全神贯注地聆听这首为袁隆平而作的歌。

倘若说先前介绍袁隆平的视频让他们对这位再世神农的认知达到了八成,那么此刻这首歌词让他们对袁隆平的认知已近乎九成九。最后的那一点差距,只因他们与袁隆平并非同一时代之人,无法真正完全了解他的一切。

“享珍馐配酒搭茶,叹佳肴千种做法。并非帝王家,亦有煎炒或烹炸。未想饥荒之可怕。翻开古书史话,查阅科普资料。字句间血泪交织,长辈所言并非浮夸。能饱食,便已是奢华。”仅听这开头几句歌词,他们便能猜到,自袁隆平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后,中国便不再缺粮,后人也难以体会父辈所经历的苦难与艰辛。甚至,饥荒仅存于史书与长辈的描述之中。

至于后面的歌词,无疑是对袁隆平老先生的赞扬与缅怀。那句“长街送国士”,清晰地表明了袁公在后世子孙心中的崇高地位,他简直就是在世神农。

李世民静静地凝视着天幕,眼中泪光闪动。他心中感慨万千,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他想到自己的大唐现在还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周边虎狼环伺,一个不好就可能成为秦朝跟隋朝那样的短命王朝。

所以他必须事事小心,如履薄冰的发出每一条关乎民生的国策。

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肩上扛着天下苍生,所以不能做错任何一件事,尤其是粮食的问题。

要知道国家稳定的基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