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阻力(1 / 3)
芒果视频的会议室里,中央空调吹得人指尖凉。
成彦攥着棕色笔记本的指节泛白,封面上“幕后之光”
四个字被掌心的汗浸得有点潮。
对面的招商总监李总翘着二郎腿,指尖夹着支没点燃的雪茄,面前的平板电脑亮着——上面是林枫新企划《匠人传奇》的宣传页,流量明星苏曼琪的照片占了大半版面,旁边标着“预计收视率破1”
的红色大字。
“成老师,不是我泼冷水。”
李总把平板往桌上一推,金属外壳撞得玻璃桌面“咚”
响,“咱们平台做内容,终究要看kpi。
你这《幕后之光》,全拍素人幕后,没有流量明星撑场,没有狗血剧情,怎么吸引观众?”
他点开一份数据报表,屏幕上的折线图往下滑得刺眼,“去年咱们平台播过一部匠人纪录片,平均收视率o3,连平台底线o5都没到,招商商直接找上门要退款——你觉得,今年还有品牌愿意冒这个险?”
陆岩坐在旁边,手指无意识地搓着马克杯的耳柄,杯里的咖啡凉得快,表面结了层浅褐色的膜。
他想替成彦说句话,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李总说的是实话,上次谈《敦煌修复师》短片时,平台也是这么拒绝的,只是这次的措辞更直白,连“再考虑”
的余地都没留。
成彦深吸一口气,翻开笔记本,指尖停在夹着江南枫叶标本的那页——枫叶边缘有点卷,是她在竹编老匠人作坊门口捡的,当时老匠人正蹲在地上教孙子编竹丝,手指上的老茧蹭得竹丝“沙沙”
响。
“李总,我知道收视率重要,但有些事,比收视率更重要。”
她的声音不算大,却透着股没商量的坚定,“去年拍《守望者》时,服装师李姐为了让警服看起来有‘生活感’,特意找老裁缝做旧,每天熬也缝补领口,最后电影里警服的特写只有3秒,可观众还是注意到了——有人在影评里写‘苏清的警服像穿了好几年,比新衣服更有故事’。”
她顿了顿,翻到贴着张师傅拍立得的一页——照片里张师傅正捏着3毫米小刷子修复飞天飘带,老花镜滑到鼻尖,嘴角却带着笑。
“敦煌的张师傅,修复壁画四十多年,手指上的裂口能塞进小石子,可他从来没上过镜头。
上次我跟他说要拍纪录片,他第一反应是‘别拍我,拍壁画’——这些人不是没有故事,是没人愿意停下来听。”
成彦抬起头,眼神没躲李总的目光,“我相信观众不是只爱看流量明星,他们也愿意为真实的故事买单——就像我拿戛纳奖,不是靠炒作,是靠苏清这个角色的细节打动了评委。”
“成老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李总的助理小张推了推黑框眼镜,把一份《2o24年影视行业招商报告》递过来,上面用红笔圈着行字:“平台纪录片招商优先选择流量明星参与项目,纯素人题材通过率不足8。”
“您看,这是行业数据。
林枫总那边的《匠人传奇》,找了苏曼琪当主持人,还请了三个顶流做飞行嘉宾,招商已经谈了一半,品牌方都愿意投——人家给的承诺是‘收视率破1,话题量5o亿’,您这《幕后之光》,连个明确的流量预期都没有,我们很难说服招商商。”
小夏坐在成彦旁边,气得腮帮子鼓鼓的,手里的粉色笔记本被捏得变了形。
她忍不住插了句嘴:“可林枫那是摆拍!
我听老周说,他们找的‘匠人’连竹编都不会,全靠剪辑造假!
上次有个老木匠不愿意配合摆拍,他们直接换了个演员来演——这种假纪录片,收视率再高有什么用?”
她说着就掏出手机,翻出老周的现场照片——照片里一个穿古装的演员拿着凿子,姿势僵硬,旁边的机器正对着他补光,“您看,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