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进组前培训(2 / 4)
节!”
她把视频回放给成彦看,屏幕里的人穿着简单的训练服,却因为那个勾袖口的小动作,隐约有了点“落难小姐”
的影子。
王姐凑过来看了眼,笑着点头:“这是她自己悟到的,比我教的还贴角色。
很多新人练坐姿,要么手放腿上一动不动,要么到处乱摸,只有她知道‘手要找个落点’——你看她勾袖口的力度,轻得像碰蝴蝶翅膀,这就是苏锦的‘藏’,怕被人看出自己的不安。”
她翻到《古装礼仪规范》的第15页,上面用红笔写着“角色礼仪=身份+心境”
,旁边还画了个哭脸:“上次有个新人演小姐,坐姿翘着二郎腿,我说她,她还说‘现代小姐都这样’,真是气死我——你记住,古装戏的‘礼’,是装在角色心里的,不是装在衣服上的。”
下午1点半,形体课准时开始。
李姐穿着黑色练功服,头扎成个高马尾,尾有点毛躁,手里拿着根磨得光滑的教鞭,一进门就拍了拍手:“都精神点!
上午练礼仪是‘静’,下午练步态是‘动’,别把上午的劲卸了——行业冷知识:落难小姐的步态,跟大家闺秀不一样,得‘步幅小、脚跟先落、步频慢13’。
步幅小是怕引人注目,脚跟先落是显心事重,步频慢是因为心里装着事,走不快。”
她指着镜边的红色胶带:“先站1o分钟‘基准线’,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外开15度——别内八,像小丫鬟;也别外开太多,像练武术的。
重心落在后脚跟上,肩膀贴墙,别耸肩,一耸肩就显局促过了头。”
成彦站到胶带上,后背刚贴上墙,李姐就走过来,用教鞭轻轻敲了敲她的肩胛骨:“肩再沉一点,别端着——苏锦是落难了,但不是要饭的,沉肩是‘藏劲’,不是‘垮掉’。
你试试深呼吸,吸气时肩往上提,呼气时慢慢沉,对,就是这个感觉,像把心里的石头往下压了压。”
刚开始练步态时,成彦总忍不住“前倾”
,脚一抬就踩过蓝色圆圈。
李姐从口袋里掏出个小铜铃,摇了一下,清脆的铃声在屋里飘了圈:“脚跟碰到地面时我摇铃,你再抬前脚——别急,每天练2小时,3天就能找到劲。
你看你现在,像小鸭子学走路,摇摇晃晃的,等练会了,就像天鹅了!”
小夏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个计时器,每隔1分钟就喊一次“彦姐加油”
:“彦姐你看,你这后背的汗渍,都洇成小地图了!
比我上次跑8oo米出的汗还多——不过比早上强多了,早上你走三步踩一次线,现在走十步才踩一次!”
她递过一张纸巾,绳上的樱桃吊坠晃得急,“要不要喝口水?我刚在茶水间热的,温的,不烫嘴。”
成彦接过纸巾,擦了擦额头的汗,纸巾立刻湿了一小块。
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训练服的后背已经湿了一大片,贴在身上有点凉。
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在地下室练琴的日子——那时候没有暖气,她裹着旧羽绒服,站着练琴几小时,脚冻得麻也不敢坐,怕一坐就不想起来。
现在这点累,跟那时候比,算什么呢?她深吸一口气,再抬步时,脚跟轻轻落在蓝色圆圈里,李姐的铜铃“叮”
地响了一声,这次没踩线。
“对了!
就是这个劲!”
李姐的声音亮了些,教鞭指着镜子,“你看你现在,肩没晃了,裙摆也跟着步态轻轻摆,不是硬甩——这就是‘衣随人动’,不是‘人随衣动’。
古装形体的关键就在这,衣服是跟着你的劲走的,不是你跟着衣服走。”
最后一天的台词课,来的是头花白的张老师,他穿件洗得白的中山装,鼻梁上的老花镜用胶布粘过镜腿。
手里拿着成彦的台词本——上面已经被成彦标满了红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