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第一更)(5 / 14)

加入书签

p;  说完章越目送吕惠卿上了马车离去。

    数日后吕惠卿面见天子,论熙宁时执政旧事,自承当初在手实法等事上办得颇为激进,这件事上办得不妥。

    天子宽慰了吕惠卿一番,仍留任其河东路经略使一职。

    吕惠卿返回河东数日后。

    得了吕惠卿提供的罪状后,朱光庭上疏弹劾邓绾,邓绾则再贬,并剥去待制之职。

    随即章越赠了吕惠卿一副字,命人送至太原。

    上书‘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落款上写着‘章越赠吾兄吉甫’。

    数日后吕嘉问回朝出任工部尚书。

    吕嘉问与吕公著有隙。当初叛出吕家门墙投靠王安石,被吕公著列为‘家贼’。

    章越其实知道此事另有隐情,世家之事不可将鸡蛋放一个篮子。他章家不也是如此。

    让吕嘉问回朝既是对付吕公著,同时也是留一个底线。

    没错,吕公著是君子,还是章越姻亲,如今却是章越政敌。

    但朝堂上斗争这事从不管你是不是君子小人,到底是不是姻亲。

    ……

    元祐三年的省试取进士六百零八人。

    这是宋朝开科举后取士最多的一年。

    经过太学的‘以义取士’后的元祐新臣,逐步进行官场换血,将‘嘉祐熙宁元丰’旧臣全部换上新鲜血液。

    章越本打算将权知贡举之职授予苏轼。他看重苏轼,希望他能如嘉祐二年榜时欧阳修知贡举那般,也选出一科千年一遇的人才。

    但苏轼则一直反对从熙宁一直以来的经义取士,而是坚持以文章诗词取士。

    章越知道苏轼始终反感‘经义取士’之物,认为王安石搞出这一套来简直是祸国殃民。苏轼当年就对章越说过,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其实源出于王氏。

    王氏之文未必不善,而患在好使人同己。

    苏轼的话永远是那么一针见血,章越感觉好像唐宋八大家后,文学水平确实下降了一个档次。这方面似乎明清以程朱理学取士的八股文,要背不少的锅。

    苏轼坚决向章越反对,并表示若不改作文章取士,他便不出任这一次的知贡举。

    苏轼认为章越会如以往那般向他妥协。

    哪知这一次章越见说服不了苏轼便作罢,决定另选他人。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