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试产攻坚工艺破局(3 / 6)
度计可能反映不出来,但对你们那些娇贵的化学反应,对纤维纺丝时的固化过程,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他顿了顿,举了个更通俗的例子:“这就好比咱们以前在机械厂加工精密零件,机床旁边绝对不能放水杯,就是因为那点水汽,都可能让零件生锈或者尺寸出问题!
你们这新材料,我看比那些精密零件还娇贵!”
陈平的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惊醒了梦中人!
孙宇猛地站起身,眼睛瞪得溜圆,一把抓住陈平的胳膊:“陈叔!
您……您再说一遍!
局部高湿区?!
温湿度细微差异?!”
李文博和吴教授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围了过来。
听完陈平的推测,李文博猛地一拍额头:“对啊!
我们一直盯着宏观的工艺参数,忽略了生产环境放大后,空间尺度变大带来的微环境不均匀问题!
实验室空间小,环境控制精准,几乎不存在这种局部差异!
但车间大了,设备多了,热源分布不均,通风死角……这些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吴教授更是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他一把拉住陈平的手:“老陈!
老陈同志!
你……你可是立了大功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我们一直在分子结构、催化剂活性上打转,没想到问题可能出在最基础的环境因素上!
这种局部的高湿环境,很可能影响了前驱体合成时某些水解敏感基团的稳定性,或者在纺丝固化过程中,干扰了溶剂的挥率和纤维的成型过程!
对!
一定是这样!”
困扰团队多日的迷雾,似乎被陈平这经验性的一指,戳开了一个关键的缺口!
孙宇立刻行动起来,他找来更精密的便携式温湿度检测仪,在车间的不同位置,特别是反应釜周围、纺丝机甬道内部、通风口下方等关键区域进行多点测量。
结果令人震惊!
在反应釜背风侧和纺丝机入口处,局部湿度竟然短时间内能飙升到6o以上!
而工艺要求的湿度上限是5o!
这种波动,正是导致纤维性能不稳定的“隐形杀手”
!
问题根源找到了!
接下来的方向就明确了许多。
陈遇在接到孙宇激动万分的电话汇报后,立刻批示:不惜一切代价,解决环境控制问题!
林莉那边迅协调资金,张伟联系设备供应商,王小虎带着工人配合安装调试。
三天后,几台高精度的工业级除湿加湿一体机和空气循环系统被紧急运抵并安装到了试产车间。
通过对车间进行更精细的区域划分和气流组织设计,确保了关键工艺区域的温湿度恒定,消除了局部高湿区和温度不均的现象。
与此同时,吴教授基于对环境因素的重新认识,提出了一个更为精巧的“分段催化”
改良方案。
在车间临时召开的方案讨论会上,吴教授拿着粉笔,在一块小黑板上边画边讲解,花白的头因为兴奋而微微颤动:“既然我们知道了环境,特别是湿度,对前驱体合成初期的水解副反应有影响,那我们就不妨改变一下策略!”
他用力在黑板上画了几个箭头:“传统的‘一锅法’催化,所有催化剂一次性加入,反应条件单一,对副反应的控制力弱。
我的新思路是——‘分段催化’!”
“第一步!”
吴教授的声音提高,“我们在相对温和、严格控制湿度的条件下,先加入第一阶段的催化剂,主要完成木质素和纤维素骨架的初步解聚和官能团保护,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预聚体’!
这个阶段,关键是‘稳’,避免剧烈反应和副产物生成!”
“第二步!”
他画下第二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