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试产攻坚工艺破局(2 / 6)

加入书签

茶杯或蒲扇,看似漫无目的地在园区里闲逛,聊着家长里短,下着“盲棋”

(即口头对弈,不动棋子),但一双双经历过岁月洗礼的眼睛,却敏锐地扫视着周围的角角落落。

当巡逻到研中心后墙,靠近试产车间通风管道出口的区域时,老钳工李师傅忽然吸了吸鼻子,停下脚步,疑惑地“咦”

了一声。

“老陈,你闻闻,这味儿……是不是有点不对头?”

李师傅皱着眉,对陈平说道。

陈平也停下脚步,仔细嗅了嗅。

空气中除了熟悉的化学试剂味道,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极其细微的、若有若无的霉湿气。

他抬头看了看车间外墙那不断排出轻微热风的通风口,又看了看旁边因连日阴雨而显得有些湿润的地面和小水洼。

“走,进去看看。”

陈平当机立断,带着老伙计们走向试产车间的侧门。

他们是“太上厂长”

带领的“夕阳红”

巡逻队,进出车间畅通无阻。

车间里,孙宇正对着一组刚出来的、依旧不理想的数据呆,李文博和吴教授则在一旁激烈地讨论着某个催化反应的副产物影响问题,谁也没注意到这几位老工人的到来。

陈平没有打扰他们,而是在车间里慢慢踱步,一双锐利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仔细打量着每一台设备,每一处角落。

他时而伸手摸摸机器的外壳,感受着温度;时而蹲下身,查看地面的清洁状况;时而抬头,感受着空气的流动。

当他走到那台关键的生物质前驱体合成反应釜附近时,脚步停了下来。

他明显感觉到,这里的空气,比车间其他区域要更闷热一些,也更潮湿一些。

他伸出手指,在反应釜旁边的不锈钢支架上轻轻一抹,指尖感受到一层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水汽。

陈平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他年轻时在红星机械厂负责过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深知环境温湿度对一些敏感工艺的影响。

他转身走向车间的温湿度计,看了一眼上面的读数,然后又走到门口,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显示室外环境数据的电子屏。

一个细微的差异,引起了他的注意。

车间内部的温湿度计显示,温度恒定在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45左右,这符合工艺要求。

但室外电子屏显示,由于连日阴雨,室外湿度已经达到了85以上,而且傍晚气温有所下降。

陈平快步走到车间的通风换气系统控制面板前,仔细查看了设置。

为了保证车间洁净度,通风系统设定的是内循环为主,只在特定时间进行短暂的新风补充。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陈平的脑海。

他立刻走到孙宇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正陷入沉思的孙宇吓了一跳,抬头见是陈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陈叔,您怎么来了?”

“小孙,”

陈平的表情严肃,指着反应釜那边,又指了指通风口,“你觉不觉得,咱们车间里面,特别是反应釜那块儿,有点又闷又潮?跟实验室里的感觉不太一样?”

孙宇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感受了一下,点了点头:“是有点……不过,车间温湿度计显示正常啊。

实验室是恒温恒湿无菌环境,条件肯定比这里好。”

“温湿度计是好的,但它测的是车间大环境的平均值。”

陈平耐心地解释,带着老技术工人的经验之谈,“你看,咱们车间为了保温节能,通风主要是内循环。

外面下雨,湿度大,气温也降了。

车间里机器热,温度高,这冷热空气在通风管道里、在设备缝隙里一交汇,就容易形成局部的高湿区,特别是靠近通风口和热设备的地方!

这种细微的差异,温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