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淬火成钢与灯火可亲(1 / 5)

加入书签

柏林展会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其带来的影响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正一圈圈扩散。

来自欧洲专业渠道的订单增长,是对“旭遇”

务实技术路线的肯定,但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尤其是搭载了慕尼黑新技术理念的“轩辕之翼·韧”

和“掠食者·破浪·盾”

的初期量产。

王小虎的生产车间,再次成为了整个“旭遇”

关注的焦点。

与之前因原料断供而陷入的沉寂不同,此刻的车间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灼热气氛。

改造后的微型生产线已经就位,来自慕尼黑的生物基界面改性剂和低温固化催化体系,以及江西“景耀新材料”

提供的高纯度硅铝氧化物粉体,如同等待检阅的新兵,被小心翼翼地存放在恒温恒湿的原料库里。

“都给我打起精神!

眼睛瞪得像铜铃!”

王小虎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嗓门比车间的机器轰鸣声还响,在生产线上来回巡视,“这可是咱们翻身仗的第一枪!

谁要是掉了链子,耽误了遇哥和孙工他们的大计,别怪我老王翻脸不认人!”

工人们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操作起来格外谨慎。

碳布预浸料的制备,纤维的铺层角度和张力控制,低温固化炉的温控曲线……每一个环节都要求近乎完美的精确。

孙宇和李文博几乎常驻车间,与王小虎一起,盯着每一个关键工序,记录数据,随时调整参数。

然而,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第一次小批量试产,“轩辕之翼·韧”

的竿坯在低温固化后,出现了局部区域结合不良,导致竿身存在细微分层的问题。

良品率低得可怜。

“怎么回事?!”

王小虎看着检测报告,急得眼睛都红了,一把抓过当班的工艺员,“温度!

压力!

时间!

是不是哪个参数没盯紧?!”

工艺员委屈地辩解:“王厂长,都是严格按照孙工给的参数来的啊!

一分不差!”

孙宇拿起有问题的竿坯,仔细检查着断口,眉头紧锁:“不完全是工艺参数的问题。

可能是生物基改性剂与我们的环氧树脂体系,在放大生产时,分散均匀性出现了问题。

实验室小锅炒菜和大锅饭,终究是有区别的。”

李文博补充道:“还有‘景耀’的粉体,粒径分布和表面活性,可能也需要针对我们的工艺进行微调。

直接使用,兼容性还是不够理想。”

挫折,如同冷水浇头。

车间里刚刚燃起的热情,瞬间被压了下去。

工人们看着那些报废的竿坯,眼神中充满了沮丧。

“遇哥……”

王小虎拿着报告,声音沙哑地给陈遇打电话,带着深深的自责,“……第一次试产,没……没成。

良品率太低,是俺没抓好……”

电话那头,陈遇沉默了几秒。

他能想象到车间里此刻低落的气氛,也能感受到王小虎那份恨不得以身相替的焦急。

“虎子,”

陈遇的声音沉稳,听不出一丝责备,“新技术转化,哪有一蹴而就的?失败了,就找出原因,解决问题。

别慌,也别给工人们太大压力。

告诉孙工和文博,不要怕失败,大胆试,大胆改!

需要什么支持,公司全力保障!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陈遇的信任和理解,如同一块稳重的压舱石,让王小虎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下来。

他挂断电话,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着垂头丧气的工人们吼道:“都听见了吧?遇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