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京华风云与潜龙出渊(1 / 4)

加入书签

省级“专精特新”

企业的光环,如同冬日暖阳,驱散了“旭遇”

基地上空因内鬼事件和“渔火”

狙击残留的最后一丝阴霾。

这块沉甸甸的招牌,不仅带来了政策红利和更广泛的业界认可,更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每个“旭遇”

人的心中。

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声似乎都带着一股昂扬的节奏,工人们走路带风,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干劲。

然而,陈遇的头脑却异常清醒。

表彰大会的掌声还未完全散去,他便召集核心团队,召开了新一轮的战略会议。

会议室的氛围,少了庆功的松懈,多了面向未来的凝重与激昂。

“兄弟们,‘专精特新’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冲向更高目标的起跳板。”

陈遇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林莉的沉稳,孙宇的冷静,李文博的严谨,毛蛋的精明,王小虎的直率,周凯的灵动,还有父亲陈平眼中那历经风雨后的坚毅。

“我们的材料得到了官方背书,但这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

接下来,要解决‘强不强’、‘好不好用’、‘能不能引领市场’的问题。”

他走到悬挂的中国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都北京的位置。

“明年春天的北京国际新材料博览会,将是我们的下一个战场!

那里汇聚了全球顶尖的材料企业、科研机构和采购商。

我们要去,不仅要带着‘虎煌’材料去,还要带着用‘虎煌’材料打造的、属于我们‘旭遇’自己的终端产品去!”

“终端产品?”

毛蛋眼睛一亮,“遇仔,你是说……我们自己做钓竿?”

“没错!”

陈遇斩钉截铁,“我们掌握了核心材料,难道永远只甘心做幕后英雄,为别人提供原料吗?‘渔火’为什么能压制我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规模大,更因为他们有终端品牌!

我们要打破这个格局,就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护城河!

而钓竿,是我们最熟悉、最具切入点的领域!”

这个大胆的提议让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

王小虎第一个蹦起来,激动得脸通红:“太好了!

遇哥!

俺早就想说了!

咱的料这么好,不自己做竿子太亏了!

俺这手早就痒痒了!

到时候俺来负责调试生产线!”

赵强也摩拳擦掌:“对!

咱有最好的料,再配上秦老爷子指点俺们弄的秘制饵料,那还不是如虎添翼!

咱‘旭遇’的竿子,肯定比‘渔火’的强!”

周凯迅进入了状态,已经开始构思品牌推广:“品牌名可以就叫‘遇龙’?或者‘磐石’?寓意好,也好记!

包装设计和营销方案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又不能脱离钓友……”

孙宇和李文博相对冷静,但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孙宇沉吟道:“从材料到成品钓竿,涉及结构设计、模具开、生产工艺、调性测试等一系列环节。

技术跨度不小,但确实能将我们的材料优势最大化。

我建议立即启动前期技术调研和可行性分析。”

李文博补充:“尤其是钓竿的调性、重心、手感等涉及用户体验的关键指标,需要建立科学的测试评价体系,不能仅凭经验。”

林莉则关注实际运营:“自建钓竿生产线,意味着更大的投入——设备、厂房、专业技工、市场渠道。

我们需要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评估投资回报和风险。”

陈平师傅一直沉默地听着,此时缓缓开口:“遇仔,想法是好的。

做竿子不比做材料片,工序多,讲究多。

一根好竿子,从选料、卷制、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