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砥柱中流与潜龙在渊(3 / 4)
>
除了刚才孙宇提到的原料前处理和质量控制体系,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全流程数据监控和spc(统计过程控制)方法。”
他展示了生产线上关键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画面和历史数据曲线,“任何微小波动都会触预警,确保工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深圳订单的产品,其关键性能指标的批次内离散系数低于3,远优于行业标准,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体系的可靠性。”
“渔火”
的黄明远坐不住了,他示意随行的“专家”
举手提问。
那位“专家”
抛出尖锐问题:“据我们了解,贵司的核心专利中,关于界面改性剂的某些组分,可能与国外某公司早已公开的基础专利存在潜在冲突,请问你们如何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这是一个非常阴险的问题,意图动摇“旭遇”
技术的合法性。
林莉心中一震,但面色不变。
陈遇在台下,手指微微收紧,目光锐利地看向对方。
这时,李文博再次展现出他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冷静的头脑:“这位先生的问题非常好,但也存在一个常见的误解。”
他不慌不忙地调出专利文件和相关文献对比图,“我司专利的核心创新点,不在于使用了某种单一已知组分,而在于特定比例的酒石酸与硅烷偶联剂的复配体系,以及该体系与低压阶梯式固化工艺的协同效应。
这是一种全新的、非显而易见的组合明,与您提到的国外基础专利在技术路线、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达到的效果上均有本质区别。
我们的专利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严格实质审查后授权,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毋庸置疑。
如果您有兴趣,我们可以会后就技术细节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李文博的回答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直接将对方的质疑化解于无形,反而彰显了“旭遇”
对自身知识产权的自信。
黄明远的脸色变得难看。
他没想到“旭遇”
的准备如此充分,应对如此从容。
随后的提问,“旭遇”
团队都应对自如。
孙宇和李文博扎实的技术功底、林莉流畅的沟通表达、以及陈遇在关键时刻的补充和把握方向,给评审专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答辩环节结束,进入评审团闭门讨论阶段。
等待结果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会议室外,黄明远走到陈遇面前,皮笑肉不笑地说:“陈总,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有时候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摔跟头啊。”
陈遇平静地看着他,眼神清澈而坚定:“黄总,谢谢提醒。
不过我们‘旭遇’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靠的是真材实料。
倒是贵司,与其总想着给别人使绊子,不如把精力放在自身的技术创新上。
毕竟,市场和时代,最终会选择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
黄明远被噎得说不出话,冷哼一声,转身走开。
林莉轻轻握住陈遇的手,低声道:“别理他。
我们做到了我们能做的最好。”
陈遇点点头,反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彼此手心的微湿和传递的力量。
他想起前世自己浑浑噩噩,让父母失望,让林莉伤心,最终一事无成,惨淡收场。
而今生,他带着悔悟重来,抓住每一次机会,拼尽全力,才有了今天能和行业巨头同台竞技的资格。
无论结果如何,他已无愧于心。
终于,会议室的门再次打开。
评审团主席,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宣布了最终结果:
“经过评审团认真讨论和评议,我们认为,‘旭遇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在回收碳纤维高值化利用方面,展现了突出的创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