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风起青萍(2 / 4)
>
车间里,工人们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开始适应新的、更精细的操作规程,虽然初期效率有所下降,但质量意识明显提升。
饵料项目在赵强和周凯的鼓捣下,也终于实现了小批量标准化生产。
简单的混合、搅拌设备安装到位,虽然自动化程度不高,但相比之前的手工作坊,效率和卫生条件已是天壤之别。
周凯设计的包装简洁醒目,突出了“古法秘制”
、“天然环保”
的概念。
批产品除了在“淘贝网”
店铺上架,还铺到了市区几家关系好的渔具店试销。
这天下午,赵强兴冲冲地拿着几张纸找到陈遇:“遇哥!
你看!
这是咱们饵料的第一批用户反馈!
好几个钓友都说效果杠杠的,比他们从日本买的还好使!
还有人问能不能定制不同鱼种的!”
陈遇接过反馈单,看着上面质朴而热烈的赞扬,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小小的成功,虽然与主业的碳纤维材料相比微不足道,却像是沉闷战场上一支轻快的小调,提振着士气,也证明着“旭遇”
团队的创新活力。
“干得不错,强子!
凯子!”
陈遇鼓励道,“继续优化品质,收集数据。
可以考虑慢慢丰富产品线,但一定要保证每一款的效果。
这是我们扎根钓鱼圈、积累口碑的重要一步。”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林莉加班整理外贸资料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际长途。
对方自称是“东南亚环球渔具采购中心”
的经理,史密斯先生,英语带着浓重的口音。
他表示通过广州展会了解到“旭遇”
,对“虎煌”
材料非常感兴趣,希望能订购一个四十英尺货柜的钓竿配件,用于东南亚市场,但要求价格比展会上报的再低15,并且支付方式为装船后3o天付款。
这笔订单金额巨大,几乎相当于“旭遇”
目前半年的产能。
但低的价格和苛刻的付款条件,让林莉心生警惕。
她谨慎地表示需要向公司汇报,并委婉地提出希望对方能提供公司资质证明和预付款比例。
史密斯先生语气立刻变得有些不耐烦,强调这是“大客户”
的“标准条件”
,并暗示有很多中国供应商争抢这个机会,如果“旭遇”
不尽快决定,订单就会落入他人之手。
林莉挂断电话后,立刻向陈遇汇报了情况。
“价格压得这么低,还要赊账……”
陈遇眉头紧锁,“这不像正常的商业逻辑。
莉莉,你怀疑是……”
“很像‘渔火’做的局。”
林莉点头,“冒充国外客户,用大订单诱惑我们,要么是想套取我们的工艺和成本细节,要么是想用苛刻条件打乱我们的生产节奏,甚至可能在付款环节设置陷阱。”
陈遇冷笑一声:“玩得越来越花了。
回复他,感谢垂青,但我们的价格是基于质量和成本,无法满足如此大的降幅。
付款方式必须按照我们标准的tt(电汇)或lc(信用证)预付款流程。
如果对方诚心合作,欢迎来厂考察验货。”
果不其然,收到林莉礼貌而坚定的回复后,那位“史密斯先生”
再也没有音讯。
虚惊一场,却再次给团队敲响了警钟。
“渔火”
的触角,比想象中伸得更长,手段也更加隐蔽和国际化。
就在“旭遇”
全力巩固内部、应对暗箭的同时,一场来自官方层面的机遇,悄然降临。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