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风起青萍(1 / 4)
成功突破技术瓶颈的狂喜,如同夏日午后的雷阵雨,来得猛烈,去得也迅,沉淀下来的,是弥漫在“旭遇”
基地每个角落的、更加扎实的自信与紧迫感。
小批量验证生产的成功,证明了新工艺的可行性,但将其稳定地应用于大规模生产,迎接即将到来的订单洪流,是摆在面前更严峻的考验。
陈遇没有丝毫松懈。
样品寄往深圳的第二天,他便主持召开了生产扩大会议。
会议室的白板上,画满了新的工艺流程图和人员设备配置图。
“新工艺的核心是‘料性匹配’和‘精细控制’。”
陈遇用笔点着流程图,“不同来源、甚至同来源不同批次的碳纤维废料,其纤维长度、表面活性、杂质含量都有差异。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套参数用到老。
必须建立更严格的原料入库检验标准和对应的工艺参数微调机制。”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接口道:“我已经初步制定了一个原料分级标准,根据关键指标将废料分为a、b、c三类,每类对应一个基础工艺参数范围。
生产前,必须根据当批原料的实际检测结果,在基础范围内进行微调。
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责任心。”
陈平师傅面色凝重:“这是个细活。
对老师傅们来说,改变习惯需要过程;对新工人来说,理解原理更需要时间。
我的意见是,成立一个工艺调试小组,由我、老王、刘师傅,再带上两个机灵点的年轻人专门负责。
每批原料投产前,由小组先做小样试验,确定最终参数,再下到生产线。”
“我同意平叔的意见。”
孙宇表示支持,“数据化是关键。
我会开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将每批原料的检测数据、对应的工艺参数、以及最终产品的性能数据关联起来。
通过大数据分析,未来甚至可以预测工艺趋势,实现更精准的控制。”
“好!
就这么办。”
陈遇拍板,“工艺调试小组立即成立,爸,您来牵头。
孙宇,数据库的事情抓紧。
毛蛋哥,原料采购现在是我们命脉,不仅要保证量,更要严格把关质量,确保来源相对稳定。”
毛蛋重重吐出一口烟圈:“放心吧遇仔,吃了上次的亏,我现在盯得紧着呢!
那家自行车架厂已经签了长期供货协议,风电叶片料那边也在谈。
就是这杂料来源多了,检验和分类的工作量大了不少,得加人。”
“加!”
陈遇果断道,“现在不是省人的时候。
招聘信息出去,优先录用红星厂下岗职工子弟,年轻、有文化、肯学的最好。
莉莉,这一块你协助毛蛋哥。”
林莉点头应下,随即提醒道:“陈遇,深圳王总那边样品寄出后,我们是否需要主动跟进一下反馈?另外,展会其他意向客户的跟进也不能放松,尤其是韩国和那几个国内钓具品牌,要趁热打铁。”
“跟进要主动,但方式要巧妙。”
陈遇沉吟道,“王总那边,莉莉你过两天先个邮件,询问样品是否收到,有什么初步印象,不必急于催问结果。
其他客户,凯子你负责,根据他们当时感兴趣的点,送更详细的技术资料或应用案例,保持联系热度即可。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用实际产能和稳定的品质来最终说服他们,而不是空口白话。”
会议结束后,整个基地如同上紧了条的精密仪器,高运转起来。
工艺调试小组迅投入工作,那台小型实验罐几乎成了基地最忙碌的角落。
孙宇带着新招聘的一个懂计算机的年轻人在二楼角落搭建简易的服务器,开始录入浩如烟海的数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