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重返象牙塔(1 / 3)
六月流火,暑气渐盛。
当新“旭遇”
基地的生产节奏逐步步入正轨,良品率稳定在令人欣喜的高位时,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摆在了眼前——期末考试周,伴随着大四学年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到来了。
空气里开始弥漫起一种不同于车间机油与树脂气味的紧张氛围——那是独属于象牙塔的、混合着纸墨、汗水与咖啡因的备考气息。
无论是远在北京的孙宇、张伟、王小虎、林莉,还是在上海的陈遇、李文博、周凯、赵强,都不得不暂时将重心从轰鸣的车间拉回到安静的图书馆和自习室。
“兄弟们,紧急情况!”
周凯在3o7寝室内,对着刚结束一天工厂忙碌赶回来的陈遇、李文博和赵强宣布,“根据我最新获取的‘敌情’(各科老师划的重点和往年试题分析),本学期《水产食品工程原理》和《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两门核心课,难度系数爆表!
尤其是‘原理’课的王教授,号称‘挂科王’,其考试范围深不可测,重点约等于全书!”
赵强一听,脸立刻垮成了苦瓜:“啊?!
‘挂科王’?俺的个亲娘!
这比跟二十斤的青鱼拔河还吓人!
俺这学期光顾着在厂里尝鱼片保鲜效果了,书都没翻几页!”
李文博已经迅铺开了课本和笔记,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开始制定复习计划:“情况确实严峻。
根据教学大纲和已公布的部分题型,我们需要至少12o个有效学时才能覆盖全部考点。
考虑到我们实际可用于复习的时间不足三周,必须采用高效集约的复习策略。
我建议,立即成立寝室冲刺小组,实行轮值主讲、错题共析、模拟考核制度。”
陈遇揉了揉因连日奔波而略显疲惫的眉心,点头道:“文博说得对。
厂里那边现在有我爸和毛蛋哥盯着,王叔、张阿姨他们也都能独当一面了,我们得彻底收心,打好这最后一仗。
毕业证和学位证,是我们大学四年的成果,必须拿下!”
一时间,3o7寝室迅从“旭遇”
的远程指挥部切换为高考冲刺般的自习室。
墙上贴满了各科知识结构图和时间计划表,桌上堆满了小山般的教材和复印资料。
李文博自然是理论讲解的核心,他总能将复杂的公式和原理梳理得条理清晰;陈遇则凭借其强大的理解能力和实践经验,常常能用生动的比喻(虽然不再局限于钓鱼)化解难点;周凯负责信息搜集和后勤保障(主要是购买提神饮料和夜宵);赵强则成了重点背诵的“人工复读机”
和气氛担当,他的哀嚎和偶尔灵光一现的“赵氏理解法”
成了紧张复习中的调剂。
与此同时,北京的小分队也通过电话和qq群进行着远程联动。
林莉的学业压力同样巨大,国际经贸的专业课涉及大量案例分析和英文文献。
她常常在图书馆待到深夜,和陈遇通电话时,两人互相鼓励,交流复习进度,偶尔也会分享一下校园里的小趣事,成为彼此疲惫时最好的慰藉。
“陈遇,你要注意休息,别熬太晚。”
林莉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带着温柔的关切。
“你也是,莉莉,北京热,别中暑了。
考完试,我去北京接你回来。”
简单的对话,却充满了力量。
孙宇和张伟则展现了学霸的极致效率。
他们似乎永远能在实验室科研、协助“旭遇”
远程技术支持和备考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孙宇偶尔会在群里丢一份他整理的核心知识点提纲,言简意赅,直击要害,被奉为“考前宝典”
。
张伟则一如既往地沉默,但每当有人提出一个棘手的计算题时,他往往能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