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双线作战一(4 / 4)
“搞材料研,尤其是咱们这种‘土法炼钢’式的探索,失败简直是家常便饭,是标配。
张教授让我转告你们,别怕出错,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
热压罐本身的硬件问题,我来联系实验室的管理员师傅,看看能不能彻底解决一下。”
他的话像一阵温和的风,稍稍吹散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浓重阴霾。
陈遇用力揉了揉脸,强迫自己从沮丧中挣脱出来,迅恢复冷静:“博士说得对。
学费交了,就得学到东西。
至少这次失败明确告诉我们设备的核心短板在哪里。
孙宇,务必把刚才运行的完整数据记录保存好,每一个参数波动都不能漏。
我们需要进行深度分析。
爸,设备维修这块硬骨头,还得麻烦您和博士多费心,跟紧一些。”
陈平点头,眼神里透着老技术工人的坚韧:“放心吧,交给我。
正好,我也活动活动这把老骨头,跟这些老设备再打打交道。”
毛蛋也强行打起精神,拿出小本本:“原料我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再跟那边厂子的工程师磨一磨,申请点免费的试验品或者瑕疵品…”
王小虎也重新振作起来,挥舞着拳头嚷嚷道:“对!
下次咱们肯定行!
咱们给它来个文武火慢炖,精心伺候!”
第一次试制虽然惨遭“烤糊”
,但却像一剂滋味苦涩却强效的清醒剂,让团队真正切身感受到了研之路的艰难曲折和细节决定成败的含义。
他们没有被这当头一棒打懵,反而更加认真地投入到了问题分析、设备改进和方案优化中。
假期结束,陈遇、孙宇、王小虎不得不返回各自学校,继续学业。
在返校的火车上,陈遇和孙宇都借着昏暗的灯光,争分夺秒地详细记录下这次失败的全过程、所有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初步分析,准备一到学校就立刻开始下一步的研究。
王小虎则绞尽脑汁地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条长的短信到了团队群里:“…那糊味真冲鼻…但俺觉得吧,就像俺第一次学车床,也车废了好几个疙瘩…遇哥宇哥别泄气!
咱下次撸起袖子加油干!”
校园里的课程还在继续,考试的压力依然存在,但工作室的梦想也从未停歇。
双线作战的疲惫刻在每个年轻人的眼角眉梢,但他们的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份课堂之外、属于他们自己的、用失败和汗水换来的、沉重而宝贵的“必修课”
学分。
他们知道,这条通往梦想的道路,才刚刚揭开它艰难序幕的一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