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方丈(2 / 2)
尘埃之中。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何事不可被光阴埋葬?何事不可被后人遗忘?若论其‘显’也绝非什么天大的隐秘。
况且,当年亲历其事、知晓内情之人,如今尚在人间的,也绝非寥寥。
无论是朝堂中枢的深宅大院,还是佛门清净的古刹经阁,对此事的始末,皆有其或明或暗的记载。
纸墨虽无声,却能承载千钧之重。”
不敬看着已经入了神的众人笑了笑道:“这期间更有一桩人所共知、却又常被忽略的铁证,那便是当今圣上,与这位禅位于他的皇兄之间,那份手足之情,竟深厚得远世人想象。”
不敬言语中流露出几分感慨。
“当年那位皇兄甫一落出家,遁入白马寺青灯之下,宫中的赏赐便如同流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其丰厚程度,远寻常藩王礼遇。
这绝非简单的‘安抚’,而是天子拳拳心意。
此后经年,直到如今,圣上更是年年降旨,恭请这位杧慧大师入宫,名义上是‘讲解佛法,启悟圣心’,实则不过是九五之尊欲借此机缘,与这位情深义重、却已身在方外的皇兄,一叙天伦,稍解思念之苦罢了。”
“这些行径,在江湖草莽眼中,或许是深藏宫闱的秘辛。
但在佛门高僧看来,在那些沉浮宦海、耳目通天的朝堂大员眼中,却早已是心照不宣的‘常情’!”
“刘施主,你可知为何凡有官员奉旨入洛,履新述职,其第一件要务,并非拜谒上官,也非体察民情,而是必先沐浴焚香,诚惶诚恐地踏入那白马寺山门,于佛前虔心祷告?”
“可不是因为他们各个都笃信佛法。
他们拜的,岂止是泥胎金身的菩萨?他们拜的,更是那端坐于方丈禅房之中,与当今天子有着千丝万缕、至亲手足之情的杧慧大师。
这些官场中人,心思剔透如琉璃。
所求者,未必真是指望这位方外之人能在圣驾前为自己美言几句,得个锦绣前程;他们所惧者,唯恐在这位看似然、实则举足轻重的大师心中,留下半点不良印象。
须知枕边风可畏,这‘方丈风’,若吹进紫宸殿内,其分量,又岂是等闲?”
言及此处,不敬小和尚脸上那惯有的平静终于被打破,次流露出一种自内心的、混杂着惊叹与难以置信的神情,他轻轻摇头,仿佛在感慨命运的无常与人心的叵测。
“只是……只是小僧万万不曾想到!
这位本应青灯古佛、了断尘缘的杧慧大师,其身世固然惊世骇俗,却也只是其一。
更令人瞠目者,他竟在这千年帝都、龙盘虎踞的洛阳城中,不声不响,已然经营出如此一番惊人事业!
这份手段,这份心志,这份身在方外却搅动风云的魄力,当真匪夷所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