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方丈(1 / 2)

加入书签

故事讲到此处,在座诸人,无论是老谋深算的韩廷、霍刚,心思玲珑的玉簟秋,还是志在庙堂的刘惑,乃至那几个竖起耳朵的婢女,此刻心中都如明镜一般,早已猜到了不敬话中那呼之欲出的答案。

不过猜测终究是猜测。

此事干系实在太大,牵扯的乃是当朝九五以及那位能掌控整个洛阳城之人的身世,甚至可以说关乎其中几人的身家性命,不可不慎重。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不敬那平静的脸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连窗外的江水似乎也屏住了呼吸。

韩廷捏紧了拳头,霍刚喉结滚动,玉簟秋端着茶壶的手停在半空,刘惑更是连呼吸都放轻了数分。

他们都在等,等那最后一个字,等那不敬口中最终的确认。

不敬“阿弥陀佛。

既然那位嫡长子殿下,心意已决,执意推却了那唾手可得的至尊之位,那么,他自然便从天下人的视线之中,悄然隐去。

久而久之,天下人皆以为,这位身份尊贵无比的皇兄,定然是顺理成章地承袭了父王的阳城王爵位,在封地安享尊荣,富贵终老。

殊不知啊这位殿下,其心其志,早已不在那凡尘俗世的王权富贵之上。

他实乃一心向佛,志在菩提之人。

其淡泊名利之心,远非常人所能揣度。

故而,前些年,当阳城孝德王薨逝的消息传来,又有几人真正留意到,那继承王位、奉旨袭爵的,并非昔日那位名动宗室、誉满京华的嫡长子,而是他的幼弟呢?”

画舫内响起几声压抑不住的抽气声。

这个细节,如同最后一块拼图,严丝合缝地嵌入了那图景之中。

答案,呼之欲出。

不敬也没有卖关子,继续道:“至于那位殿下,那位五请五让,坚拒帝位的嫡长子,在递上那封举荐其弟为帝的上疏之后,其处境,便微妙而尴尬了。

宗室之内,朝堂之上,他已然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继续留在王府,徒增是非;若入朝堂,更惹猜忌。

是以,他选择了最为彻底,也最为清净的一条路,在风波尚未完全平息之际,他便已悄然离开了阳城王府。

洛阳之地,何处可安放一颗向佛之心?他最终的去处,想必诸位也已猜到了。”

不敬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城墙,望向了那座巍峨的千年古刹。

“他遁入了白马寺那青灯古佛的庇佑之下。

初时,或许只是暂避尘嚣。

然而,佛门清净,梵音涤心。

三年光阴,弹指而过。

当尘世的几乎将他遗忘之时,在那佛门圣地,一场剃度法会悄然举行。

自此,世间再无那位惊才绝艳、五让帝位的阳城王嫡长子。

唯有白马寺中,多了一位法号——杧慧的僧人。”

刘惑眉头紧锁,沉默片刻,方才缓缓开口。

“大师,非是刘某不信你所言。

只是此等涉及九五之尊身世,干系之重,足以震动朝野,倾覆门楣。

刘某斗胆一问,此等深宫秘闻,你又是如何得知?总不会是白马寺的晨钟暮鼓里,也藏着前朝的起居注吧?”

画舫内其余几人闻言,也纷纷点头,这同样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疑窦。

如此惊天秘闻,若由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和尚口中道出,其可信度与背后的风险,实在令人难以安心。

这不敬是个出家人,出了事儿往深山里一躲也就是了,他们大半家业在洛阳,可经不起折腾。

不敬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道:“阿弥陀佛。

刘施主所虑,实乃人之常情。

此等旧事,若论其分量,确实大过九重天阙,关乎社稷根本。

然而,若论其当下之‘隐’,却早已随那二十载悠悠岁月,一同隐入了滚滚红尘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