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古梅净土(1 / 2)
允行引着不敬步入大雄宝殿。
二人于庄严佛像前恭敬上香,青烟袅袅,直上穹顶。
礼毕,允行缓步踱至殿侧庭院,驻足于一株虬枝盘曲、气象古拙的老梅树前。
那梅树虽未至花期,然铁骨铮铮,枝干如龙蛇盘踞,隐然透着一股历经千载风霜的傲然之气。
允行大师轻抚斑驳树皮道:“此株古梅,相传乃我宗五祖章安大师亲手所植,亦有故老传言,谓其系前朝炀帝御手亲种。
悠悠千载,其真正来历,已如烟云渺渺,难再确考。
想当初我天台宗四祖智顗大师,开宗立派,宏愿于天台山麓营建祖庭,以安僧众,弘宣妙法。
奈何宏图虽立,资财匮乏,寺宇迟迟难兴。
祖师抱憾至深,临终之际,手书遗表于当时尚为晋王之炀帝曰:‘不见寺成,瞑目为恨!
’”
“晋王览此遗书,感祖师宏愿未酬之悲,亦为祖师精诚所动。
当即亲命心腹重臣司马王弘,督率能工巧匠,倾力监造此寺。
寺成之日,气象万千,遂定名‘国清’,意喻‘寺若成,国即清’!”
说到此处允行长叹一声,那叹息中混杂着千载难解的复杂心绪。
“那炀帝一生,纵然史笔如铁,书其千般过失,万种错谬,然于我天台宗,于这国清古刹,实有再造之恩,奠基之功!
此恩此德,重于泰山,深于沧海,历代祖师无不铭刻于心。
是故,寺规虽严令僧众清修为本,远离俗务,然凡遇朝廷有所吩咐,只要不悖佛门根本大义,本寺上下,皆不得抗拒,当尽心竭力。
此乃饮水思源,报恩守义之道,亦是历代祖师相传之训诫。”
他目光再次落回那株沉默的古梅,语气转沉,带着劫后余生的苍凉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然则,世道无常,盛衰轮转。
后来‘会昌法难’骤起,漫天劫火席卷天下佛门!
本寺亦难逃此厄,百年积累,万千经藏,连同那恢宏殿宇,尽数付之一炬,化为焦土!
唯有此株古梅……”
他声音微颤,手指轻轻拂过黝黑坚韧的枝干。
“竟于那焚天烈火、毁佛灭寺的滔天劫难之中,傲然挺立,毫未损!
枝叶虽染烟尘,其根其骨,其不屈之魂,丝毫未伤!
直如金刚护体,百劫难侵!”
“待法难阴霾散尽,本寺又得朝廷助力,重续香灯。
而这株历经浩劫而劫后独存的古梅,便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天台宗的象征。”
不敬凝视着这虬枝盘曲的老梅忽觉心底一阵莫名悸动,此树……
他转过头,望向允行。
允行颔道:“师弟果真慧根深种,灵犀一点便通。
不错,此树早已不知从何时起,其根脉便与本寺净土相连,深植于佛法本源之地!
故而能历万劫而不磨,焚天火而不毁。
师弟既已窥破此中玄机,倒省了老衲许多口舌功夫。
随我来罢。”
话音未落,允行大师宽大的袍袖倏然向那古梅树旁的空处轻轻一拂。
这一拂看似随意,却蕴含着奇妙的波动。
只听“嗡”
的一声微响,虚空竟如水波般荡漾开来,点点柔和金光凭空涌现,迅交织、旋转,瞬息之间便铺就一条金光隐隐、踏足虚空的玄奥通道!
通道尽头,氤氲着难以言喻的清净佛光与勃勃生机。
不敬深吸一口气,定下心神,毫不犹豫地迈步踏入那虚空通道之中。
甫一进入,眼前景象豁然开朗,一股沛然莫御的清净灵气扑面而来,令人心神俱醉。
但见眼前:
千株老柏虬枝如铁,带雨半空青冉冉,直似苍龙探爪;万竿修篁节节通玄,含烟一壑色苍苍,恍若翠玉凝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