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劈出来的竹丝要像头发丝一样细,才能编出精致的花纹(2 / 2)
的诗画卡片和双语解说;还带上了孩子们在“学生诗画汉服秀”上的设计草图和手作,以及二十套草木染材料包和竹编小饰品。
出发去荷兰前,三人特意去了那所合作的中学,和孩子们告别。朵朵拿着自己画的梅花明信片,递给樊赟:“老师,这是我画的梅花,你们带去荷兰,让外国朋友也看看我们的画。”孩子们还一起录了一段视频,用中文和简单的英语说:“欢迎来中国了解非遗文化!”看着孩子们真诚的笑脸,三人心里满是温暖。
十二月初,荷兰博物馆的“诗画汉服特展”正式开幕。展台上,“诗画汉服”依次陈列,旁边的屏幕上播放着孩子们的视频和汉服制作过程;“非遗手作区”里,不少观众排队体验草木染,一位荷兰女士染了一块浅粉色棉布,开心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做中国传统染布,颜色太漂亮了,我要把它做成围巾。”
特展期间,三人还举办了“诗画汉服分享会”,向观众介绍中国的汉服文化和诗画艺术。有位观众提问:“如何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非遗文化?”樊赟笑着回答:“我们可以把非遗和年轻人喜欢的元素结合起来,比如把诗画印在衣服、彩妆上,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让年轻人觉得非遗不是老古董,而是可以触摸、可以使用的美好。”
分享会结束后,一位当地的文化学者找到三人,希望能合作开展“中荷非遗交流项目”,邀请中国的非遗匠人去荷兰教学,也把荷兰的传统工艺带到中国。三人欣然答应,约定明年详细讨论合作方案。
站在博物馆的展厅里,看着观众们对着“诗画汉服”驻足欣赏,听着他们对非遗文化的赞叹,三人心里满是成就感。樊赟望着窗外的雪景,轻声说:“咱们从柳岸里的小工作室出发,现在能把中国的非遗文化带到荷兰,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