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在座的诸君,本该是挺直脊梁谈文学(3 / 5)

加入书签

句:若今天我们连自己的文化根脉都要弃之如敝履,凡事都要仰西方的鼻息、看西方的脸色,那我们的‘未来’,还算得上是中国的未来吗这样的文学,还算得上是中国的文学吗”

他的质问掷地有声,台下有人下意识攥紧了笔,有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许成军的声音却渐渐沉了下来,多了几分滚烫的恳切:“我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见惯了它的伤痕,更信它的力量。我写《红绸》,写《试衣镜》,办《浪潮》,不是为了追什么‘先锋’的虚名,只是想为中国文学挣一口气——挣一口不向西方屈膝的气,挣一口能把自己的故事讲响的气!”

“我平生所愿,从不是做什么‘世界认可’的作家,而是做祖国母亲的‘拾荒人’:匍匐在她的土地上,一点点擦去百年的屈辱,一点点拾起她散落的荣光。中国的未来,本该是昂首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在座的诸君,本该是挺直脊梁谈文学的——而非今日这般,把‘学西方’当‘进步’,把‘贬自己’当‘清醒’!”

“记住:只有先认得出自己的根,才能写得出让世界记住的中国文学。这不是固执,是我们作为中国文人,最该有的立场!”

最后一字落下,全场死寂,片刻后,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紧接着,掌声如潮,竟盖过了方才所有的窃窃私语。

卢心华依然不屑。

但是不影响更多的年轻学子因为这一番话有了思考,有了懊恼。

足以

藏在角落的贾植芳什么也没说,只是眼含欣慰。

他本不必来,也不想来。

但是朱冬润告诉他:去看看中国文学的未来。

他本已经绝望,但是至少眼下此刻他看到了光。

给《浪潮》做序,他同意了。

格拉斯看着全场的景象,眼含惊讶,他低头问问张威连为什么不翻译。

张威连愣了片刻,摇摇头:“这孩子说了一些关于我们东方世界的一些见解,大概是讲文学精神的。”

格拉斯摇摇头,便不再追问。

这是发生在讲座上的插曲。

许成军虽然引起了共鸣,但他自己却不愿意提起。

讨论文学,这次是东西方文学的对话,他用不了自己的理论,却用了民族大义。

本就输了太多。

张威连先生刚把格拉斯的《猫与鼠》手稿收好,就见君特格拉斯端着杯子走过来,目光落在许成军身上,带着几分探究。

休息室里很安静,王元华、罗洛等人坐在一旁,默契地没插话。

他们看得出,这场对话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许,很抱歉刚才在讲座上没能深聊。”

格拉斯先开口,英语里还带着淡淡的德语重音,“实话说,在来中国前,我对中国文学的认知,还停留在古典。李白的诗、杜甫的沉郁,还有鲁迅的《阿q正传》。

西方学界很少提到中国现代文学,我们总以为,你们的文学还在‘回望过去’,没形成自己的现代声音。”

这话不算尖锐,却像一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

罗洛手里的钢笔顿了顿,他译里尔克多年,深知西方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漠视。

王元华轻轻皱了眉,想起去年赴德交流时,德国教授问他“中国有没有现代派作品”,当时他只能尴尬地提《狂人日记》。

许成军放下手里的搪瓷杯,,语气平静却坚定:“格拉斯先生,您的认知很坦诚,这也是很多西方朋友的共识。

但我想告诉您,中国现代文学不是没有声音,只是我们的‘声音’,走了一条和西方不同的路——我们没刻意追逐‘现代派’的解构,而是在传统的根上,长出现代的芽。”

他抬眼看向格拉斯,眼神里没有辩解的急切,只有陈述的笃定:“您提到鲁迅,其实在他之后,中国有太多作家在写现代故事。茅盾先生的《子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