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阿拉斯加的蓝鲸都跳到咱复旦的储藏(4 / 4)

加入书签

蝴蝶机做出来的衣裳,保准比供销社买的还好看!”

赵厂长在一旁看得乐,拍了拍手:“行了行了!别围着许同志了,中午食堂加了俩菜,大伙吃完饭,让许同志给咱讲讲咋写诗,顺便签签名!”

“成军同志,你看行不”

许成军能咋说,当场点头应是,有求于人嘛!

不过这个赵厂长也是个妙人,他来采风,让他给搞成了给厂里人发福利。

好家伙!

许成军跟着赵厂长往食堂走,路过成品仓库时,看见一排排崭新的蝴蝶牌缝纫机整齐码着,机头上的“蝴蝶”商标闪着银亮的光。

赵厂长指着那些机子:“这些都是要发往全国各地的,有往东北的,有往西北的,还有两台要发往xj兵团。”

当然他没说的是,二厂的缝纫机现在还承担着挣外汇的任务。

二厂的产品供不应求,零售市场自1972年第四季度开始凭票购买,他们每月都要召开特别会议,以平衡出口与内销的数量。

下午。

食堂的搪瓷盘还沾着油星子,赵厂长就领着许成军往办公楼的小会议室走。

周杰人编辑部有事,倒是早走一步。

楼道里飘着刚泡开的茉莉茶香,墙上贴着“工业学大庆”的宣传画,画里工人师傅握着扳手的模样,和车间里老周的身影渐渐重合。

“许同志,咱厂里的老工人、技术骨干和工会代表都在里头等着了。”

赵厂长推开会议室门,热气混着茶香扑面而来。

长条木桌旁已经坐了七八个人,有穿劳动布褂子的老工人,有戴眼镜的技术科干部,还有个扎着双马尾的姑娘。

许成军刚坐下,工会的李主席就端来杯热茶,搪瓷杯上印着“先进工作者”的红字:“许同志,咱工人师傅平时没机会跟大作家聊天,今天可得多跟您说说心里话。

您写的《谷仓》里,许老栓守着粮仓刻正字,咱车间老周守着梭床三十年,这股劲啊,是一样的!”

“可不嘛!李主席说的对!”

座谈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许成军的笔记本记满了两页,还收了老周手绘的梭床结构图、小吴写的车间日记片段。

座谈会散场后,赵厂长留许成军在办公室多坐了会儿。

俩人上午聊了不少国企改革的问题,许成军的很多观点被他悄悄记下。

赵厂长大名赵季人,分管生产的副厂长,今年45,正是敢打敢拼的时候。

赵厂长从抽屉里翻出份泛黄的生产报表,才缓缓开口:“成军同志,不瞒你说,咱国营厂现在像头老黄牛。

想跑,却被缰绳拴着。就说原材料吧,去年以前,钢材、布都得等市里统一调拨,有时候等料等半个月,车间里的机子都快锈了,可咱一点办法没有。”

许成军接过报表,看见旁边用铅笔标注的“待料停工3次”,心里有了数。

他想起前世了解的国营厂困境,试探着问:“赵厂长,我听说有些厂开始试着自己找原材料渠道,比如跟郊区的纺厂合作,您这边没考虑过吗”

赵厂长眼睛猛地亮了,往椅背上一靠,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你还真说到我心坎里了!上个月我去无锡开会,见着有家纺厂的厂长,人家说现在能自主对接下游厂家,只要签了合同,布能直接送上门,比等调拨快多了。

我回来就跟厂里的干部们商量,想试试跟上海纺织二厂谈合作——咱要的布用量大,要是能长期合作,不仅能保证原料,说不定还能压点价。”

他话锋一转,语气又沉了些:“可难就难在‘规矩’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