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欧洲多瑙河流域湿地生态修复(2 / 5)
年轻人只能去码头做搬运工,可搬运工的工资低得可怜,很多人连房租都交不起,部落的航运文化面临断裂。”
最后,画面停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交界的多瑙河三角洲湿地区:“这里的生态退化引发了连锁灾害,去年春季发生了 12 次跨境污染事件,罗马尼亚的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化工废水排入多瑙河,导致保加利亚境内 15.7 万平方公里的湿地被污染,保加利亚的农业灌溉用水被污染,1.2 万亩小麦因灌溉污染水减产 80%;夏季又遭遇了特大暴雨,多瑙河水位暴涨,淹没了 18.9 万平方公里的湿地和村庄,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市有 30% 的区域被淹,居民被迫撤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吉普赛族,他们掌握着‘湿地防洪’的传统方法,通过挖掘导流沟将洪水引入湿地,缓解洪水压力,现在湿地萎缩,导流沟也失去了作用,去年有 18 名吉普赛族居民在洪水中失踪。”
陈守义接过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上缓缓滑动,每一个画面都像一把沉重的锤子,敲打着他的心脏。他点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欧洲办公室发来的实时数据文档,一行行冰冷的数字映入眼帘,像一片片被污染的湿地叶片:过去一年,多瑙河流域湿地退化速度较往年加快 230%,湿地萎缩面积达 89.7 万平方公里,其中德国境内减少 28.6 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境内减少 19.8 万平方公里,匈牙利境内减少 21.5 万平方公里,罗马尼亚境内减少 12.3 万平方公里,保加利亚境内减少 7.5 万平方公里;水质污染面积达 72.4 万平方公里,德国减少 15.2 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减少 19.8 万平方公里,匈牙利减少 18.7 万平方公里,罗马尼亚减少 12.3 万平方公里,保加利亚减少 6.4 万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危机加剧,250 种湿地生物濒临灭绝,其中多瑙河鲑鱼数量减少 95%,目前仅存不足 3000 只,白鹭减少 92%,灰鹤减少 88%,芦苇、香蒲等湿地植物减少 96%,比十年前减少了 98%;吉普赛族生计生计崩溃,多瑙河流域 15 万吉普赛族中,已有 12 万人因生态退化失去生计,7.8 万人被迫迁往城市,吉普赛族人均收入下降 90%,贫困率上升至 89%;航运受阻危机激化,多瑙河航运量减少 85%,航运收入下降 90%,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因航运受阻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420 亿美元;跨境污染问题凸显,多瑙河流域去年发生跨境污染事件 12 次,涉及 5 个国家,因污染导致的国际纠纷达 8 起,各国用于污染治理的支出达 180 亿美元;灾害损失方面,去年多瑙河流域因洪水、干旱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280 亿美元,其中湿地退化导致灾害损失增加 70%。
“当地政府的生态治理措施,到底有没有效果?” 陈守义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目光透过窗户望向江湾的夏景 —— 眼前的碧水荷花、绿树成荫,与屏幕里的 “萎缩湿地”“污染河流” 形成鲜明对比,让他心里格外沉重,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平板电脑,指节泛白。
小满叹了口气,调出多瑙河流域五国政府的联合报告,语气里满是无奈:“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尝试恢复湿地,在开垦的农田里挖掘水道,投放了 5 亿株芦苇、香蒲幼苗,可因农田土壤板结严重,幼苗成活率仅 0.9%,投入的 1.8 亿美元打了水漂;奥地利维也纳州政府建设污水处理厂,可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每天只能处理 15 万吨污水,远低于城市排放的 50 万吨污水,大量污水仍直接排入多瑙河;匈牙利布达佩斯州政府开展河道清淤工作,可清淤设备老化,每天仅能清淤 500 立方米,而多瑙河主航道的泥沙淤积量达 500 万立方米,清淤进度远远跟不上淤积速度;罗马尼亚政府出台工业废水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