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北美洲五大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3 / 5)
化学药剂导致湿地里的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反而加剧了生态破坏;还有美加两国联合开展的‘五大湖湿地保护计划’,因资金不足和利益分歧进展缓慢,美国主张优先治理工业污染,加拿大主张优先解决水位失衡,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计划实施八年来,仅投入了不到 550 亿美元,远低于预期的 3800 亿美元。”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更麻烦的是,美加两国在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美国想通过发展制造业增加就业,可工厂排放的废水加剧了湿地污染;加拿大想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可湿地退化导致游客数量下降 95%;美国的密歇根州、俄亥俄州等工业州反对严格的环保政策,认为会影响经济发展;加拿大的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则希望美国承担更多的污染治理责任,因为五大湖的污染源有 60% 来自美国;去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五大湖湿地保护会议,美加两国代表吵了整整三十天,最后只通过了一份‘五大湖湿地保护宣言’,没有任何强制性措施,连最基本的污染治理目标都没确定。不过还好,上周美加两国环境部门和奥吉布瓦族部落联名发来紧急求助函,用的是北美洲卫星传输的加密文件,里面特别提到想借鉴非洲刚果盆地‘现代技术 + 传统智慧’的模式 —— 奥吉布瓦族世代生活在五大湖流域,掌握着‘湿地净水’‘水位调节’‘渔耕管理’的传统方法,比如美国奥吉布瓦族的‘水生植物轮种’传统,根据季节变化种植不同的水生植物,既能净化水质,又能为鱼类提供食物;加拿大奥吉布瓦族的‘贝类净水’经验,在湿地里投放特定种类的贝类,通过贝类过滤水中的污染物;还有奥吉布瓦族的‘水位预警’技术,根据湿地植被的生长情况判断水位变化,提前做好防洪或补水准备,这些传统智慧对五大湖湿地修复至关重要。”
陈守义听完,立刻走到办公桌前,拿起加密电话拨通了赵叔的号码。听筒里传来淡水植物培育系统的 “哗哗” 声,夹杂着湿地净化设备测试的 “嗡嗡” 声,显然赵叔正在实验室测试适应温带季风与水体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设备。“赵叔,有个紧急任务 —— 立刻组建北美洲五大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团队。” 陈守义的声音格外坚定,没有丝毫犹豫,“技术方面,把中国长江流域的湿地净化技术、美国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和加拿大的水位调控技术结合起来改造,重点加两个核心模块:一个是‘温带季风与污染环境适配模块’,五大湖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降水量达 800-1200 毫米,湿地水体污染严重,重金属含量高,蓝藻滋生频繁,设备必须能在温差大、水体污染、蓝藻多发环境下稳定运行,外壳要用耐酸碱、防腐蚀的不锈钢复合材料,内部加装恒温系统和蓝藻过滤装置,确保核心部件在 - 15c至 35c之间、污染物浓度 500mg\/L 以下能正常工作;另一个是‘奥吉布瓦族传统智慧适配单元’,要把奥吉布瓦族的传统经验转化为技术参数,比如美国奥吉布瓦族的‘水生植物轮种’算法(根据季节和水质确定植物种植种类和密度)、加拿大奥吉布瓦族的‘贝类净水’模型(计算贝类投放数量和周期)、奥吉布瓦族的‘水位预警’系统(根据植被生长数据设定水位预警阈值),这些都要融入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里。”
他停顿了一下,又详细叮嘱:“还有,五大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极其敏感,修复工作不能对现有生态造成二次破坏。设备方面,要研发‘精准净水设备’,通过无人机监测湿地污染区域,精准投放净水药剂和水生植物,避免大面积投放对湿地生物的影响;还要配备‘低能耗蓝藻治理装置’,利用奥吉布瓦族传统的生物治理方法,投放蓝藻的天敌微生物,同时采用物理打捞技术清除蓝藻,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安装湿地水位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和水质指标;物资方面,要准备一批耐污染、抗温差的水生植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