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非洲刚果盆地热带雨林生态修复(2 / 5)

加入书签

格米族部落,他们世代靠在雨林里采集、狩猎为生,现在野果和猎物没了,年轻人只能去木材加工厂打工,可木材厂因原料不足大量倒闭,很多年轻人只能靠乞讨为生,部落的采集文化面临断裂。”

最后,画面停在喀麦隆雅温得省的雨林边缘区:“这里的生态退化引发了连锁灾害,去年春季发生了 27 次森林火灾,大火燃烧了整整 68 天,烧毁了 32.6 万平方公里的雨林,大量动物被烧死,包括 200 多只大猩猩、150 多只黑猩猩,还有珍贵的非洲象;夏季又遭遇了特大干旱,连续 75 天没有降雨,18.9 万平方公里的雨林因缺水枯萎,树木叶片大片脱落,原本能调节气候的雨林,现在变成了‘碳源’,每年向大气释放 3.8 亿吨二氧化碳;喀麦隆的俾格米族,他们掌握着‘雨林防火’的传统方法,通过‘选择性清理’枯枝落叶,控制森林火灾蔓延,现在雨林过于干燥,传统方法也无法奏效,去年有 25 名俾格米族猎人在灭火时被烧伤。”

陈守义接过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上缓缓滑动,每一个画面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割得他心口发疼。他点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非洲办公室发来的实时数据文档,一行行冰冷的数字映入眼帘,像一片片凋零的雨林树叶:过去一年,刚果盆地热带雨林退化速度较往年加快 310%,雨林砍伐面积达 156.8 万平方公里,其中刚果(金)境内减少 62.5 万平方公里,刚果(布)境内减少 28.7 万平方公里,加蓬境内减少 25.3 万平方公里,喀麦隆境内减少 21.8 万平方公里,中非共和国境内减少 18.5 万平方公里;生物栖息地破碎化面积达 123.5 万平方公里,刚果(金)减少 48.6 万平方公里,刚果(布)减少 22.4 万平方公里,加蓬减少 19.8 万平方公里,喀麦隆减少 17.2 万平方公里,中非共和国减少 15.5 万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危机加剧,410 种雨林生物濒临灭绝,其中西部低地大猩猩数量减少 92%,目前仅存不足 3000 只,黑猩猩减少 90%,非洲象减少 93%,非洲桃花心木、紫檀等珍贵树种减少 98%,比十年前减少了 99%;俾格米族生计生计崩溃,刚果盆地 25 万俾格米族中,已有 19 万人因生态退化失去生计,11.5 万人被迫迁往城市,俾格米族人均收入下降 94%,贫困率上升至 93%;气候调节功能退化,雨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89%,释放的氧气减少 85%,非洲中部年均气温上升 2.1c,极端暴雨、干旱、森林火灾等灾害频发,去年刚果(金)、刚果(布)、加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五国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890 亿美元;资源掠夺危机激化,非法砍伐者为了获取珍贵木材,不仅破坏雨林,还经常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去年有 87 名俾格米族因阻止非法砍伐被杀害,120 名林业执法人员在打击非法砍伐时受伤。

“当地政府的生态治理措施,到底有没有效果?” 陈守义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目光透过窗户望向江湾的夏景 —— 眼前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与屏幕里的 “树桩荒原”“烧毁雨林” 形成鲜明对比,让他心里格外沉重,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平板电脑,指节泛白。

小满叹了口气,调出五国政府的联合报告,语气里满是无奈:“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刚果(金)政府尝试人工补种雨林树苗,在金沙萨省投放了 15 亿株非洲桃花心木、紫檀幼苗,可因高温高湿和病虫害侵袭,幼苗成活率仅 0.5%,不到两个月就全部枯死,投入的 3.2 亿美元打了水漂;刚果(布)政府组建非法砍伐打击队伍,可队伍人数仅 1200 人,根本无法应对大规模的非法砍伐活动,去年非法砍伐面积新增 18.6 万平方公里,有 60 名执法人员在打击非法砍伐时被杀害;加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