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全球治理攻坚期突破与非洲刚果盆地雨林生态保护(4 / 5)

加入书签

比如非洲紫檀幼苗需要28c的温度、85的湿度,桃花心木幼苗则需要26c的温度、8o的湿度,设备还能模拟雨林的共生环境,搭配种植伴生植物,提高幼苗成活率。

赵叔指着设备向学员和部落族人介绍:“这两套设备配合使用,既能阻止非法砍伐,又能快恢复雨林植被。

智能反盗伐设备的红外监测还能识别动物活动,避免误报;雨林育苗设备培育的幼苗成活率可达85以上,比传统育苗方式提高65。

同时,我们还会借鉴你们的‘雨林通道’传统,在设备安装时避开部落的采集路线和迁徙通道,确保你们的传统生活不受影响。”

俾格米人部落的长老奥洛绕着设备仔细观察,突然开口问道:“这台反盗伐设备会不会吓到雨林里的动物?我们俾格米人靠追踪动物获取食物,一旦动物被吓跑,我们就找不到食物了。”

赵叔立刻解释:“奥洛长老您放心,我们的设备采用‘分级预警’模式,现盗伐行为时,先会向执法队送定位,只有在盗伐者靠近禁伐核心区时,才会出低强度的声光预警,而且预警声的频率不会影响动物的正常活动。

另外,设备的红外监测数据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动物的活动轨迹,为你们划定‘安全采集区’,确保你们能顺利获取食物。

雨林育苗设备培育的幼苗中,还包括你们常用的药用植物,比如治疗疟疾的金鸡纳树、缓解疼痛的非洲豆蔻,我们会优先在部落周边种植这些植物,方便你们采集。”

奥洛长老听后点了点头,转身对身边的族人说:“这些中国人的设备考虑得很周全,我们可以放心地和他们合作。

明天,我们带他们去‘雨林圣谷’,那里是我们俾格米人和班图人共同守护的区域,即使在现在的破坏情况下,那里的雨林也保存得很好,或许能帮到你们。”

二、协同保护: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第二天清晨,莫洛领和卡隆长老带着迭戈和索菲亚,沿着俾格米人传统的“雨林通道”

向“雨林圣谷”

走去。

通道两旁的雨林茂密繁盛,高大的树木遮挡住了阳光,只有零星的光斑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地面上;地面覆盖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软的,空气中弥漫着腐殖质和植物的清香;莫洛不时弯腰查看地面上的痕迹,向学员们介绍哪些是动物的足迹,哪些是可食用的植物。

经过三个小时的行程,他们终于抵达了“雨林圣谷”

——这是一处被群山环绕的山谷,谷内的雨林保存得极为完整,从地面的草本植物到高空的乔木层,形成了完整的垂直生态结构;谷内的河流清澈见底,鱼群在水中游动,几只非洲象在河边饮水,黑猩猩在树冠间跳跃;谷内还生长着大量珍稀植物,非洲紫檀、桃花心木高大挺拔,金鸡纳树、非洲豆蔻随处可见。

“这处圣谷是我们的祖先在五百年前现的,我们一直用‘轮耕休林’和‘禁伐标记’的方式守护它,”

卡隆长老蹲下身,拨开地面的落叶,指着一块被植物汁液标记的石头说,“你们看,这块石头上的绿色汁液是用‘雨林标记藤’的汁液制成的,标记范围内的树木禁止砍伐;我们还会在谷内划定‘耕作区’,每次只在一小块区域耕作,收获后放弃耕作,让雨林自然恢复,十年后再回到原来的区域,这样既不会破坏雨林,又能满足我们的生存需求。”

索菲亚立刻拿出植物标本夹和生态监测仪,对圣谷的植被和生态环境进行检测。

几分钟后,检测结果出来了:圣谷内的植被覆盖率达98,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结构完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1o,是谷外区域的2倍;河流的水质达标,溶解氧含量达每升8毫克;珍稀物种的数量是谷外区域的5倍,非洲象有3o头,黑猩猩有5o只。

“这太神奇了!”

索菲亚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学习你们的‘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