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全球治理攻坚期突破与非洲刚果盆地雨林生态保护(2 / 5)

加入书签

保护’项目技术标准化适配的重要检验。”

“可是陈叔,刚果盆地的生态系统比北美五大湖更复杂,比如雨林的垂直分层生态结构、三国的法律政策差异、俾格米人的‘游牧采集’传统与现代保护的协调,这些都是之前没遇到过的问题,”

赵叔的声音里带着顾虑,“而且刚果(金)侧重反非法砍伐,刚果(布)关注采矿污染治理,喀麦隆则优先保障部落生存,三国的治理重点不统一,协调难度会更大。”

“刚果盆地雨林是‘地球第二肺’,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2o,一旦大规模消失,不仅会导致全球碳汇能力下降,还会引非洲中部的气候异常,比如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

陈守义的语气坚定,眼神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让技术团队在转运途中对智能雨林设备进行‘刚果盆地专属改造’,比如优化反盗伐设备的红外监测灵敏度,适应雨林茂密的植被环境;迭戈团队带上多语言智能翻译设备,邀请俾格米人部落领莫洛、班图人长老卡隆担任生态顾问,他们世代生活在雨林,掌握着‘雨林寻路’‘植物药用’等传统智慧,能帮我们化解文化冲突,制定符合当地需求的治理方案。

另外,通知马丁先生协调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推动三国建立‘刚果盆地雨林跨区域协同保护机制’,我们需要形成‘智能反盗伐+传统管理+跨区统筹’的立体保护网络。”

挂了电话,陈守义转身走向大厅墙上的全球生态协同地图,手指在刚果盆地雨林区域重重一点,红色的标记在地图上格外醒目:“小满,把刚果盆地雨林数据同步到全球治理数据平台,联系中国、刚果(金)、刚果(布)、喀麦隆的雨林科研机构,共享非法砍伐热点区域、物种分布、部落活动区域数据,让技术团队开‘刚果盆地雨林生态保护适配模型’,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需求、部落传统、各国政策,生成个性化保护方案。

另外,协调国内的林业科学研究院,组建‘热带雨林生态保护专家团’,通过远程视频指导的方式,为保护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门被推开,迭戈、索菲亚带着四十五名学员走进来,他们穿着统一的深绿色雨林实训服,胸前别着江湾生态联盟的徽章,背包里装着便携式植物标本夹、红外相机、雨林导航仪等设备。

迭戈手里捧着一份雨林保护初步方案,眼神坚定地说:“陈叔,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北美的经验告诉我们,技术雨林适配的核心是尊重雨林生态与原住民传统,这次去非洲,我们会先跟着俾格米人、班图人学习雨林生存智慧,再结合智能技术制定方案,避免‘技术雨林脱节’。”

索菲亚也补充道:“我们提前整理了刚果盆地主要物种的资料,比如非洲象与猴面包树的共生关系、黑猩猩的树冠栖息特性,还收集了俾格米人的传统雨林保护方法,比如用植物汁液标记‘禁伐区域’,确保到了当地能快对接。”

陈守义看着这些年轻人,他们脸上还带着北美五大湖治理后的疲惫,却依旧眼神明亮,像深秋的阳光,充满温暖与力量。

“好,”

他拍了拍迭戈的肩膀,语气里满是信任,“到了刚果盆地,要多听莫洛领和卡隆长老的建议,比如班图人的‘轮耕休林’传统,他们会在雨林中划定小块区域耕作,几年后放弃耕作让雨林自然恢复,这种方法能平衡生存与保护。

记住,雨林保护不仅要反盗伐、补种树木,还要保护部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维护雨林的垂直生态结构,不能为了短期保护效果,破坏雨林的自然循环,比如在安装反盗伐设备时,要结合俾格米人的‘雨林通道’原则,确保部落的采集和迁徙路线通畅。”

学员们齐声应下,声音洪亮,在安静的指挥中心里回荡。

他们转身快步离开,深绿色的身影在深秋的金黄中,像一道道守护雨林生态的光,消失在走廊尽头。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