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深秋江湾的渔获总结与温情回望(2 / 4)
;李爷爷钓了3o条,总重量28斤,虽然平均重量小,但数量最多;我钓了22条,总重量25斤,最大的是初秋比赛时的四斤鲤鱼……”
钓友们围过来看统计表,纷纷讨论起来。
王奶奶指着统计表上的“3月15日”
那一行,笑着说:“这天我记得!
小满教我调浮漂,我第一次钓上鲫鱼,虽然只有二两多,却比什么都开心!”
“我记得4月2o日那次,”
赵叔也凑过来,“咱们去水库南岸钓草鱼,突然下暴雨,小满把伞让给我,自己淋了一身,最后还帮我钓上一条三斤多的草鱼,这孩子心善!”
小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从双肩包里拿出几本空白笔记本:“大家要是有补充的故事,或者想记录自己的钓鱼经历,就写在这个本子上,以后咱们每年都整理一本‘江湾钓鱼年鉴’,把大家的故事都留下来。”
众人纷纷接过笔记本,开始回忆今年的钓鱼趣事。
陈守义坐在亭子的长椅上,看着大家热闹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
从初春的融冰钓,到盛夏的草窝诱鱼,再到初秋的鲤鱼赛,最后到深秋的渔获总结,这一年,江湾不仅留下了他们的渔获,更留下了无数温暖的回忆——有钓友间的互相帮助,有老少间的钓技传承,还有邻里间的温情陪伴。
“大家安静一下!”
老张拿着小喇叭,站在亭子中央,“现在咱们开始‘渔获分享会’第一项——颁‘江湾年度钓友奖’!
经过大家投票,今年的‘最佳钓技奖’颁给陈守义,他不仅钓技高,还耐心教大家调漂、选位;‘最佳传承奖’颁给小满,他整理的《江湾钓鱼指南》和全年渔获统计,为咱们江湾的钓鱼文化传承做出了大贡献;‘最佳奉献奖’颁给李师傅,他全年义务为大家准备窝料、熬姜汤,还经常分享自己的钓技经验!”
众人纷纷鼓掌,老张把三个用木头做的奖杯递给他们——奖杯是小林和小周特意雕刻的,上面分别刻着“钓技高”
“传承使者”
“奉献之星”
。
陈守义接过奖杯,心里满是感动:“谢谢大家!
其实我没做什么,都是大家一起努力,才让咱们江湾的钓鱼氛围这么好。
以后我还会继续教大家钓技,跟大家一起在江湾钓鱼。”
小满也接过奖杯,激动地说:“谢谢大家!
《江湾钓鱼指南》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贡献的经验。
以后我会继续完善指南,还会组织更多钓友活动,让更多人喜欢上江湾、喜欢上钓鱼!”
李师傅接过奖杯,笑着说:“我就是喜欢跟大家一起钓鱼,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心里高兴。
以后我还会给大家准备窝料、熬姜汤,咱们一起在江湾钓得开心、玩得尽兴!”
接下来是“渔获展示”
环节。
钓友们纷纷拿出自己今年的得意之作——王师傅展示了自己钓的五斤大鲤鱼标本,鳞片完整,栩栩如生;赵叔展示了自己的鱼拓画,还现场教大家如何制作;小林和小周则播放了今年钓鱼的视频集锦,里面有小满遛鱼时的紧张瞬间,有陈守义钓上大草鱼的兴奋时刻,还有大家一起分享渔获的欢乐场景,引得众人阵阵欢呼。
“我提议,咱们一起回顾今年的钓鱼故事,每个人都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钓鱼经历!”
王奶奶提议道,眼里满是期待。
众人纷纷响应。
老张先开口:“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秋天刚回来的时候,跟守义、小满一起在江湾冰钓,那天钓上了一条三斤多的鲫鱼,守义还跟我聊起在部队钓鱼的往事,那一刻我觉得,还是江湾最亲切、最温暖。”
李师傅接着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夏天,咱们去水库东岸钓草鱼,小满教大家用草窝诱鱼,那天大家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