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夏芦苇荡的鲤鱼汛与指南新篇(3 / 4)

加入书签

,会先试探几次,浮漂会轻轻晃动,然后再慢慢下沉,这时候别急着提竿,等浮漂沉下去两目再提,不然容易脱钩。”

过了约莫十五分钟,小满的浮漂突然轻轻动了一下。

他屏住呼吸,手指紧紧握住竿柄,眼睛死死盯着浮漂。

又过了几秒钟,浮漂慢慢往下沉了一目,然后又往上顶了顶——这是鲤鱼在试探饵料。

“再等等,”

李师傅轻声说,“还没完全咬钩。”

小满点点头,继续等待。

又过了三秒,浮漂猛地往下一沉,瞬间沉下去了两目。

“提竿!”

陈守义大喊一声。

小满反应迅,双手握着竿柄,猛地往上一扬——鱼竿瞬间弯成一道紧绷的弧线,鱼线被拉得“嗡嗡”

响,一股巨大的力道从竿子末端传来,差点把他拉得站起来。

“爷爷,好沉啊!

肯定是条大鲤鱼!”

他兴奋地喊道,手臂都在抖。

“别硬拽,顺着鱼的力道来!”

老张赶紧跑过去,双手扶住小满的胳膊,帮他调整鱼竿的角度,“你看,鱼往芦苇丛里跑,你就往反方向带,别让它缠上芦苇,不然线会断。”

鲤鱼在水里拼命挣扎,时而往芦苇丛冲,时而又往深水区游,鱼线被拉得笔直,仿佛随时会断。

小满按照老张教的方法,慢慢放线、收线,脸上满是专注。

他能感觉到鱼的力道在一点点减小,鱼竿的弧度也渐渐变小,心里越来越兴奋。

约莫过了三十分钟,鲤鱼终于没了力气,被小满慢慢拉到了浅滩上。

那是一条五斤多的大鲤鱼,银灰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尾巴又宽又大,嘴里还叼着半团饵料,看起来格外精神。

“钓上来了!

爷爷,我钓上大鲤鱼了!”

小满高兴得跳起来,手里的鱼竿都差点掉在地上。

李师傅赶紧拿起抄网,帮小满把鲤鱼抄了上来,放进铺着湿纱布的大桶里:“这条鲤鱼够肥,晚上回去做红烧鲤鱼,肯定好吃。”

陈守义也钓上了一条四斤多的鲤鱼,老张和李师傅也各钓上了一条,四人的渔获都很丰厚。

小满蹲在桶边,仔细看着自己钓的大鲤鱼,然后拿出“江湾钓鱼指南”

手稿,认真地记录起来:“时间:早上七点三十分,钓点:水库南岸芦苇荡天然窝,鱼重:约五斤,饵料:玉米+螺鲤粉+蜂蜜,咬钩方式:浮漂先动后沉,遛鱼时间:三十分钟。”

“小满记录得越来越详细了,”

老张凑过来看,忍不住称赞道,“以后再补充点不同天气的钓法,这本指南就能给其他钓友参考了。”

小满眼睛一亮:“我下次就补充!

比如雨天怎么钓,晴天怎么钓,还有大风天怎么选钓位,肯定能帮到大家!”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四人的渔获越来越多。

陈守义又钓上了一条六斤多的大鲤鱼,是今天最大的收获;李师傅钓上了几条鲫鱼,说是给家里的小孙女熬鱼汤;老张则钓上了一条翘嘴,鳞片泛着银光,看起来很新鲜;小满也又钓上了两条鲤鱼,虽然比第一条小,却也都在三斤以上。

临近中午,天空突然暗了下来,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

“要下雷阵雨了,”

老张抬头看了看天,“咱们先找个地方躲躲,等雨停了再钓,安全第一。”

四人赶紧收拾好钓竿,把装备搬到附近的一个凉亭里。

凉亭是水库管理处建的,刚好能容纳几个人。

刚躲进凉亭,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

地打在芦苇叶上,溅起的水花落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

“幸好带了绿豆汤,”

李师傅打开保温桶,给每人倒了一碗,“喝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