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联军崩坏人心如鬼(1 / 5)
【时序角标:虎牢对峙第四日·寅末|北天赤】
北面的天像被火在边上轻轻描过一笔。
红沿一闪一灭,像一头伏在远处呼吸的兽。
风逆了向,带来极淡的焦腥。
角楼鼓点延了半息,又再延半息,尾音在营心回旋,压住了人声里那点看不见的躁。
郭嘉披一件薄氅,立在中军外廊。
他把手按在胸口,黑影伏得很顺,像一条学会听人的蛇。
它不是他的,却暂住在他心内壁。
它把世界的线条勾得很清:谁的步伐抢半拍,谁在说话时眼角往右飘,谁端碗先看边上人的手。
清得近乎刻薄。
他默念一行字,像给自己系一根麻绳——记住李老四的手。
【时序角标:卯初|曹营·安籍台】
安籍台搭在营门侧,三张长案,三面木牌。
第一牌写“近营之地”
,第二牌写“近水之地”
,第三牌写“近道之地”
。
字不多,笔画硬。
木牌下,老人、妇孺、伤卒挤在粗麻绳后,眼神潮湿又空。
一个小男孩被风吹到直打哆嗦,怀里抱着一只空木碗,碗沿上有一圈裂纹,像冻裂的田埂。
“先报名籍,后领粥。”
许邶把竹板夹在臂下,嗓音不高,却极快。
三名小吏分别记名、按指、打号。
曹营的粥不稀,盐也够。
领到第二勺时,女人忍不住抬眼。
她看见台后立着一个青衣人,面色病白,目光如刀背。
她不知道那人姓甚名谁,只知道自己碗里那一勺“重”
。
她低声道谢,嗓子是哑的。
“记‘郭某’一功。”
许邶在竹板上飞快点一笔。
“别记。”
郭嘉止住,“记‘法’。”
许邶一怔,随即领会,把“功”
划去,改写“按安籍之法施粥,守则”
。
他抬眼,看见军师正用极短的目光扫了一眼案角的一小缕灰。
他想起昨夜“灰与米”
的误判,心里紧,又立刻稳住:看细,是他现在要学的第一件事。
【时序角标:辰初|盟帐外道】
盟帐前的地面,被来回踩出三道浅沟。
沟里没有水,倒映着乱飘的旗影。
袁绍披紫金袍,在帐门里坐得直。
他的眼白有血丝,心里有一肚子火,可火没找到口。
刘备站得远,袖口边的补丁被晨光照得亮。
曹操迟迟未来。
诸侯心底那根看不见的弦,比昨日更紧了半寸。
“洛阳……真的……”
有人压低嗓门。
“谁知道?”
立在侧席的谋士冷笑,“谣言也会烧红天。”
“孟德的营里昨夜灯多。”
另一个人阴酸,“多灯,心不安。”
“也可能是耳目多。”
有人接,“耳目多了,心更不安。”
轻轻两句话,风向便换了。
话在空中跌撞,长出刺,再不肯收回去。
【时序角标:辰正|曹营·小朝会】
“今日只谈两件。”
曹操开门见山,“一,安籍立。
二,法先行。”
郭嘉在案上摊开一页竹纸,字骨分明:
一、军心之静(已宣);
二、粮道之清(已宣);
三、鼓角之齐(已宣);
四、宾客之限(今宣):出入营门,内外牌照,各行其道,越者罚;
五、夜禁之严(今宣):更点外不得行酒,行酒者以乱军论。
“醒军十二条,不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