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砚底藏无 从喧嚣到澄明的归途(3 / 6)

加入书签

墨迹已淡,却让他想起玄谷子常说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自己这些年追求的成功,不过是“看山是山”

的执着,把“有”

当成了全部,从未触及“无”

的境界。

第三节:商场上的留白——并购与竹纤维的转折

谷雨的雨打在集团总部的玻璃幕墙上,连成水线,像道透明的帘子。

陈砚的回归在董事会掀起波澜,副总裁赵峰把并购案的卷宗“啪”

地摔在桌上,金丝眼镜滑到鼻尖,语气带着压抑的怒火:“陈总!

您这三个月在山里‘修仙’,欧洲分部快被竞争对手抢光了!

对方已经拿下三个关键经销商,再不下决断,我们前期投入的五个亿就打水漂了!”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股东们的目光都落在陈砚身上——有人期待他像以前那样拍板“干”

,有人担心他真的“佛系”

了。

陈砚却没看卷宗,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新叶在雨中舒展,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没有片是刻意为之的形状,却透着蓬勃的生机。

“把并购案停了。”

陈砚的声音平静,却带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不是来自董事长的权威,而是来自三个月来的笃定。

赵峰的瞳孔骤缩,像听到了天方夜谭:“您疯了?五个亿!

就这么扔了?股东们不会同意的!”

“那片市场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强项。”

陈砚翻开财务报表,指尖点在“研投入”

栏,那里的数字三年没涨过,“把并购的钱转去新材料实验室,去年申报的竹纤维建材项目,该启动了。”

他顿了顿,看向满座的董事,“现在全球都在推环保政策,传统建材早晚被淘汰,我们与其抢别人的地盘,不如自己种新的田。”

赵峰摔门而去时,陈砚摩挲着外祖父的青石砚,砚底的“无”

字被体温焐得温热。

他想起玄谷子的话:“无为不是不作为,是不妄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顺着事物的本性走,比硬闯更有效。”

当年为了扩张而盲目并购,正是“妄为”

,现在停下,反而是顺应趋势。

三个月后,欧洲分部的竞争对手突然宣布破产——他们为了抢市场,用了劣质再生材料,被当地环保部门查出标,面临巨额罚款和消费者索赔。

而陈砚的新材料实验室,研出的竹纤维建材正好赶上欧盟“绿色建筑”

新规,订单像雪片般飞来,不仅填补了欧洲市场的空白,还打开了东南亚的销路。

赵峰在庆功宴上举着酒杯,脸涨得通红,比陈砚还激动:“陈总,还是您有远见!

我以前总觉得‘快就是赢’,现在才明白‘对才是赢’!”

陈砚只是笑了笑,给玄谷子寄去盒新采的野茶,包裹里夹着张纸条:“终于懂了,‘无’不是空,是知道什么该留空白,什么该慢慢来,就像您教我晒药,不用急,等风来。”

老道长的回信只有个字:“然。”

陈砚开始在公司推行“留白制度”

:每周三下午不安排会议,让员工自由思考“工作里的浪费”

“可以改进的地方”

;每个项目方案必须留3o的调整空间,不做死规定,允许团队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甚至在办公室种上了竹子,说“看看它们怎么长,就知道该怎么做——竹子前四年只长3厘米,第五年开始每天长3o厘米,不是它前四年没长,是在扎根”

有人说他“佛系”

,有人说他“不务正业”

,但团队的创造力反而比以前更强。

某个深夜加班,陈砚看见实习生小王对着建筑设计图愁,小姑娘想在商业楼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