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诗学镜像中的方言突围(1 / 2)

加入书签

诗学镜像中的方言突围

——论树科《相由心生》的语体革命与禅思维度

文诗学观察者

一、方言诗学的本体论价值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版图中,粤语写作始终保持着独特的"

声腔政治"

(王德威语)。

树科这《相由心生》以"

冚唪唥"

(全部)的方言强势开篇,瞬间构建起与标准汉语的对抗性对话空间。

正如黄灿然在《必要的角度》中指出:"

方言是语言的故乡"

,诗中"

噈讲讲电视嗰啲嘅"

这类粤语特有句式,不仅实现了巴赫金所说的"

众声喧哗"

效果,更在音韵层面形成特殊的节奏矩阵——"

活色生香"

的"

香"

与"

万般喺象"

的"

象"

构成[??]-[??]的闭环韵脚,这种在普通话中无法显现的音韵美学,恰是方言诗学不可替代的本体价值。

诗人刻意选用"

电模电样"

这类粤语俚俗词汇解构传媒时代的虚拟本质,其语言策略令人想起张枣《镜中》的"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的意象转化。

但树科的突破在于,他将禅宗公案式的思辨("

象唔喺象象喺像喺相"

)植入市井口语的肌理,形成类似本雅明所说的"

辩证意象"

——当"

信息"

与"

精物"

在粤语的音调起伏中碰撞时,传媒时代的"

心心"

被解构为既真实又虚幻的存在悖论。

二、声腔美学的三重奏

该诗的音响结构呈现精密的三段论式设计。

节以爆破音[k-]为主的"

冚唪唥"

双声词群,模拟电子信号断续的物理特性;中段转向鼻音[?]主导的"

象像相"

哲学咏叹,恰似《金刚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的粤语回声;末节"

嘟喺"

的重复使用则构成电子音效般的节奏基频,这种声学设计暗合宇文所安在《中国文论》中强调的"

声律即宇宙秩序"

的传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佢有嚟有往佢冇形冇状"

这对警句。

在粤语九声体系里,"

嚟"

(来)与"

往"

形成阳上对阳去的声调呼应,而"

形"

(jg4)与"

状"

(ong6)则构成阳平对阳入的音义互文。

这种声韵配置令人想起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分析的"

双声叠韵之妙"

,但树科的创造在于将音韵游戏提升为传媒时代的认知隐喻——当所有形象都沦为"

电模电样"

时,语言的物质性反而成为最后的真实。

三、禅机与像素的对峙

诗歌后半部分的哲学升华颇具戏剧性。

"

采编,射波长"

这样的现代术语与"

精物"

(《周易·系辞》:"

精气为物"

)的古语并置,构成麦克卢汉"

媒介即信息"

的东方诠释。

诗中"

哭笑,嘟喺心心"

的结句,既是对王阳明"

心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