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在粤语的肌理中叩问生存(4 / 5)
,这里的“搏杀”
是自然的弱肉强食,而“我哋嘅弱肉强食闹剧”
则是人类社会的弱肉强食。
诗人将自然的弱肉强食与人类的弱肉强食区分开来,认为自然的弱肉强食是生存的本能,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必要手段(尽管在“阴森森”
的描述中带有一丝残酷),而人类的弱肉强食则是“闹剧”
,是违背道德与伦理的行为。
在人类社会中,弱肉强食的法则表现为对资源的掠夺、对弱势群体的压迫、对其他国家的侵略等。
从历史上的殖民掠夺,到现代社会的经济垄断;从贫富差距的扩大,到地区冲突的不断,都是人类弱肉强食“闹剧”
的体现。
诗人用“闹剧”
一词来形容人类的弱肉强食,带有强烈的批判意味——这种弱肉强食并非必要,而是人类为了自身的欲望而制造的荒诞剧,它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也破坏了人类与自然、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类社会的弱肉强食法则,正是套在人类身上的“枷锁”
,它让人类失去了自由与平等,陷入了无休止的争斗之中。
树科通过对人类弱肉强食“闹剧”
的批判,呼吁人类摆脱这种“枷锁”
,重建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对人类命运的叩问:危机与反思
诗中描绘了“欲火”
焚身、“烽烟四围,遮住日月”
的危机场景,又提到人类“冇有知村度嘅命仔,第日带住啲博弈行李环宇浪荡”
,这实际上是对人类命运的叩问:如果人类继续沉迷于欲望的追逐,继续践行弱肉强食的法则,那么人类的未来将会怎样?
诗人的答案是悲观的——人类将失去家园,成为“环宇浪荡”
的流浪者。
但这种悲观并非绝望,而是带有警醒的意味。
诗人通过描绘这种悲观的未来,希望引人类的反思:我们是否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是否应该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弱肉强食的法则,追求和谐与共生?
这种对人类命运的叩问,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问题不断加剧;同时,人类社会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贫富差距、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安全。
树科的这诗,正是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回应,它提醒人类,要正视当前的危机,反思自己的行为,否则,诗中描绘的“环宇浪荡”
的未来或许会成为现实。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但要实现“诗意地栖居”
,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相处。
树科的《丛林度嘅奔腾》,正是通过对人类命运的叩问,呼吁人类回归“诗意地栖居”
的本质,放弃欲望的追逐与弱肉强食的法则,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四、诗学价值:粤语诗的创新与现实关怀
《丛林度嘅奔腾》作为一粤语诗,不仅在语言上实现了方言与诗性的完美融合,在主题上也展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从粤语诗的展来看,树科的这诗为粤语诗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期以来,粤语诗的创作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方言的局限性、读者群体的狭窄、与主流诗歌的疏离等。
但树科在这诗中,没有被这些困境所束缚,而是将粤语的优势挥到极致,用粤语的口语化词汇增强诗歌的亲和力,用粤语的丰富声调增强诗歌的韵律美,同时将主题聚焦于人类共同关切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