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在粤语的肌理中叩问生存(1 / 5)
《丛林度嘅奔腾》(粤语诗)
文树科
唔使讲喺阴森森度嘅搏杀
单单话嗰种我哋嘅弱肉强食闹剧……
睇得到嘅嚣张嘅欲火焚身
喺大草原、大海洋、大太空……
烧咗林地,岛屿,蓝天
烽烟四围,遮住日月……
我哋冇有知村度嘅命仔
第日带住啲博弈行李环宇浪荡……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o2582京港高铁湘省段上
在粤语的肌理中叩问生存
——赏析树科粤语诗《丛林度嘅奔腾》
文阿蛋
树科的粤语诗《丛林度嘅奔腾》,以凝练而充满张力的语言,将自然的残酷与人类的生存困境编织在一起,在粤语独特的韵律与质感中,构建出一幅引人深思的生存图景。
这诗虽篇幅不长,却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现代社会潜藏的危机,既有对自然生态的忧虑,也有对人类命运的叩问。
要真正读懂这诗,需从粤语诗的语言特质、意象建构、主题意涵等多个维度展开,在文学鉴赏的逻辑链条中,探寻其诗学价值。
一、粤语诗的语言肌理:方言的生命力与诗性转化
粤语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拥有独特的语音系统、词汇体系与语法结构,其自带的韵律感与生活气息,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别样的土壤。
树科选择以粤语创作《丛林度嘅奔腾》,并非简单的语言选择,而是将方言的特质与诗歌的主题深度融合,让语言本身成为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
从词汇层面来看,诗中的“唔使讲”
“嗰种”
“冇有知”
等,都是粤语中极具代表性的日常用语。
“唔使讲”
即“不用说”
,用在开篇“唔使讲喺阴森森度嘅搏杀”
,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仿佛诗人正面对面与读者倾诉,将“阴森森”
的“搏杀”
场景直接呈现在眼前,没有丝毫铺垫,却更显冲击力。
这种口语化的词汇选择,打破了传统书面语诗歌的疏离感,让诗歌充满了生活的质感。
正如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中所说:“雅俗共赏,就是说,作品的价值不专在雅,也不专在俗,是雅俗兼备,能让雅人和俗人都欣赏。”
树科运用粤语口语词汇,正是实现了诗歌的“俗”
,但这种“俗”
并非低俗,而是贴近生活本真的“俗”
,在“俗”
的外壳下包裹着深刻的“雅”
——对生存困境的思考。
再看语音层面,粤语有九个声调,比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更为丰富,这使得粤语诗在韵律上拥有更多可能性。
《丛林度嘅奔腾》中,“搏杀”
“闹剧”
“欲火”
“焚身”
“草原”
“海洋”
“太空”
“林地”
“岛屿”
“蓝天”
“日月”
“命仔”
“行李”
“浪荡”
等词语,在粤语的音中,声调的起伏与诗歌的情感节奏高度契合。
“搏杀”
(bok3saat3)、“欲火”
(juk6fo2)等入声词的运用,短促而有力,如利刃般刺破平静,凸显出“搏杀”
的残酷与“欲火”
的灼热;而“草原”
(4)、“海洋”
(hoi2joeng4)、“蓝天”
(1aa4t1)等词语,声调舒缓悠长,描绘出广阔的自然景象,与前文的急促形成对比,更显“欲火”
焚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