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在哭笑之间叩问历史与当下(1 / 4)

加入书签

《十一嘅哭笑》(粤语诗)

文树科

我以为凭空嚟嘅

我哋诗国嘅

康!

乐!

美!

我以为邻居们

佢哋嘟喺路怒嘅

道喺嗰度

硬系噈闹

唔啱开片……

森林差佬

唔喺睇我笑话

查实撩鬼

唔怕事大

哼!

仲喺琴日?

从鸦片嘅昏头昏脑

洪秀全,光绪帝,张之洞

谭嗣同,康有为,袁世凯

老蒋反孙

攘外必先安内……

到咗遵义会议

十四年几千万烈士

抗美,援越,珍宝岛

左冲右突

自力更生……

原子弹,氢弹,卫星

飞船,空间站,月光曲

从天罗地网到天罗地网

睇新嘅百年旧嘅百年

今日我哋笑!

笑!

笑……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o25929粤北韶城沙湖畔

在哭笑之间叩问历史与当下

——赏析树科粤语诗《十一嘅哭笑》

文阿蛋

树科的粤语诗《十一嘅哭笑》,以独特的语言载体、跳跃却严谨的历史叙事以及强烈的情感张力,在“哭”

与“笑”

的辩证中,勾勒出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既饱含对过往苦难的深沉回望,又洋溢着对当下成就的自豪赞颂,成为一极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时代之歌。

在诗学维度上,这诗无论是语言运用的创新性、历史叙事的逻辑性,还是情感表达的层次感,都展现出鲜明的个性与丰厚的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与鉴赏。

一、粤语语言:独特的情感载体与文化印记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选择直接关乎情感的表达与意境的营造。

《十一嘅哭笑》采用粤语创作,不仅让诗歌自带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更在情感传递上形成了独特的张力,打破了普通话诗歌在表达某些地域化、生活化情感时的局限,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粤语作为中国南方的一种重要方言,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语音和词汇,具有声韵丰富、表达细腻的特点。

在这诗中,诗人巧妙运用粤语词汇与句式,让情感的表达更显鲜活与真切。

如“我以为凭空嚟嘅”

中的“嚟”

,“佢哋嘟喺路怒嘅”

中的“嘟喺”

,“硬系噈闹”

中的“硬系”

“噈闹”

,这些极具粤语特色的词汇,没有经过普通话的“转译”

,直接将诗人当下的认知与观察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诗人正用最日常、最亲切的语言与读者对话,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这种语言的“原生态”

,让诗歌摆脱了刻意的雕琢感,更显真诚。

同时,粤语的句式结构也为诗歌的节奏与情感起伏提供了助力。

诗中“康!

乐!

美!”

三个字独立成句,以短促有力的节奏,将诗人对“诗国”

美好愿景的强烈向往凸显出来,每个字都像一记重音,撞击着读者的心灵。

而“道喺嗰度硬系噈闹唔啱开片……”

则采用粤语中常见的短句分行,模拟出“邻居们”

路怒时的混乱与急躁,句式的零散感与人物情绪的躁动相互呼应,让场景更具画面感。

这种将语言形式与情感内容高度融合的写法,正是粤语在这诗中挥的独特优势。

从文化层面来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