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解构微观与宏观的信息之网(1 / 5)
《信息》(粤语诗)
文树科
睇到嘅,睇唔到嘅
听到嘅,听唔到嘅
夸克哈,原子量子哈哈
细胞啫,你我佢齐齐啦……
话知喺一沙尘
仲讲噈一地方
郁嘅,静嘅,冚唪唥嘅
原始嘅旧时嘅今日第日信息……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o25726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微观与宏观的信息之网
——树科粤语诗《信息》的诗学阐释
文阿蛋
在当代粤语诗歌创作领域,树科的《信息》以其极简的语言形式承载极丰的思想容量,成为一兼具语言学实验性与哲学思辨性的佳作。
这仅十二行的短诗,以粤语口语为载体,将微观粒子世界与宏观人类社会、原始时空与未来维度编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信息之网”
,既延续了中国古典诗歌“以小见大”
的审美传统,又融入了现代量子物理的认知框架,在方言诗歌的当代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将从语言形态、意象系统、哲学意蕴三个维度,结合中西诗学理论与科学思想,对这诗歌进行细致的文本细读与诗学阐释。
一、粤语口语的诗性转化:从日常语汇到审美符号
方言诗歌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突破通用语言的规训,激活地域文化中潜藏的审美基因。
树科在《信息》中对粤语口语的运用,并非简单的语言移植,而是完成了从日常交际工具到诗歌审美符号的创造性转化。
这种转化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语音的韵律重构、词汇的语义拓展与语法的张力构建。
从语音层面来看,粤语作为保留古汉语入声的方言,其声调的复杂性与韵律的丰富性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天然优势。
《信息》开篇“睇到嘅,睇唔到嘅听到嘅,听唔到嘅”
采用粤语特有的“嘅”
字结构,形成“aa嘅,a唔a嘅”
的重复句式,其中“睇”
(tai)与“听”
(tg)的声母差异、“到”
(douh)与“唔到”
(?hdouh)的声调对比,构建出回环往复的韵律效果。
这种韵律既不同于普通话诗歌的平仄规律,也区别于粤语歌词的流行曲调,而是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口语节奏,仿佛诗人在沙湖畔自言自语,将视觉与听觉的二元对立通过语音的重复不断强化。
正如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所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
《信息》的语音韵律正是通过这种方言特有的节奏,为诗歌的含蓄意境奠定了基础。
在词汇选择上,树科巧妙运用粤语口语中的常用词汇,赋予其全新的诗学内涵。
“夸克哈,原子量子哈哈”
中的“哈”
字,在粤语日常语境中多为语气词,表达轻松、随意的情绪,而在此处与“夸克”
“原子”
“量子”
等科学术语并置,形成强烈的语义反差。
这种反差打破了科学术语的严肃性与专业性,将微观粒子世界从实验室的冰冷符号转化为诗人笔下可感知的鲜活存在。
类似的例子在诗中还有“细胞啫,你我佢齐齐啦”
中的“啫”
(e)与“啦”
(1a),“啫”
在粤语中表示“只不过是”
的轻微转折,“啦”
则带有肯定、感叹的语气,二者结合既消解了“细胞”
作为生物学概念的抽象性,又将“你我佢”
的人类群体与细胞生命联系起来,构建出“个体—细胞—粒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