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粤语诗唔好绑架的诗学解构与文化意涵探析(2 / 5)
意识。
诗歌以“唔好绑架”
为题,“唔好”
即粤语“不要”
之意,“绑架”
一词则极具冲击力,直接点出了诗歌的批判对象——对语言文化的“绑架”
行为。
诗人以八句诗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话语场域,通过层层递进的诘问与讽刺,解构了“汉语正宗”
的单一叙事,反抗了对粤语文化的误解与贬低。
诗歌开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讲啲江湖,盗嘟有道……”
,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这一源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经典表述,奠定了多元文化并存的价值立场。
“百家争鸣”
本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抒己见的学术繁荣景象,“百花齐放”
则倡导文艺创作的多样性,诗人引用这两个典故,旨在强调语言文化的展应遵循多元共生的原则,而非单一的“正统”
标准。
紧接着“讲啲江湖,盗嘟有道”
,“盗嘟”
为粤语口语中“盗贼”
“小偷”
之意,“盗亦有道”
出自《庄子?胠箧》:“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
诗人将“盗亦有道”
化用为“盗嘟有道”
,既符合粤语的语音习惯,又暗含讽刺:即便是“盗贼”
尚且有其行为准则,而那些试图“绑架”
语言文化、推行单一标准的人,却连基本的文化包容精神都不具备,其行为比“盗嘟”
更甚。
诗歌的第二、三句“汉语正宗,白话老汉!
你嘅胡言,喺咪乱语?”
,直接针对“粤语非汉语正宗”
的错误观点展开批判。
“白话老汉”
中的“白话”
即粤语的别称,“老汉”
一词并非指年老男性,而是粤语中对事物的一种亲昵且带有自豪感的称呼,如“呢个老汉几好”
(这个东西挺好),诗人以“白话老汉”
称呼粤语,既体现了对粤语的深厚情感,又暗含对粤语历史悠久的肯定——粤语作为保留中古汉语特征的方言,其“正宗”
程度,绝不亚于其他汉语分支。
“你嘅胡言,喺咪乱语?”
则以诘问的语气,直接驳斥了那些贬低粤语、将粤语视为“胡言乱语”
的错误言论,语气坚定,态度鲜明。
第四句“杂交啲嘢,扮晒虾蟹!
粤语话晒,血统中原……”
,进一步回击了对粤语的污蔑。
“杂交啲嘢”
是某些人对粤语的恶意诋毁,认为粤语是“方言杂交”
的产物,不纯正;“扮晒虾蟹”
为粤语口语,意为“装模作样”
“故作姿态”
,诗人用这一短语讽刺那些诋毁粤语的人,实则是自己不懂粤语的历史渊源,却故作权威地表错误言论。
紧接着“粤语话晒,血统中原”
,“话晒”
即粤语“说到底”
“终究”
之意,诗人明确指出,粤语的“血统”
源自中原汉语,其形成过程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融合,而非所谓的“杂交”
。
这一观点并非诗人的主观臆断,而是有充分的语言学依据:粤语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入声字的保留,更是普通话所没有的;在词汇方面,粤语中的“食”
(吃)、“饮”
(喝)、“行”
(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