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方言的宇宙(1 / 2)
《方言的宇宙》
——论《睇睇诗国嘅山水》中的粤语诗学建构
文诗学观察者
当现代汉语诗歌在普通话的河道中奔涌七十余载,粤语诗歌如同古越地的红砂岩,在主流话语的冲刷中显露出其独特的文化肌理。
树科先生的《睇睇诗国嘅山水》以易经八卦为经,以粤方言为纬,织就了一幅融汇宇宙观与地方性的诗意锦缎。
这诗不仅实现了"
声调文字"
(赵元任语)的音乐性突破,更在五行相生的古典智慧中,重构了当代岭南的精神山水。
一、声成金石:粤语语音的韵律拓扑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曾指出,方言入诗的本质是"
音系选择决定意象群落"
。
该诗开篇"
先读乾,龙抬头飞九天:珠峰噈高昂……"
中,"
乾"
(k4)与"
噈"
(uk1)构成粤语特有的阳平-阴入调值对比,这种声调落差模拟出巨龙腾跃的动势。
正如语言学家詹伯慧所言:"
粤语保留的中古入声字,是天然的诗歌节拍器。
"
诗人刻意选用"
黐黜立立"
(ci1ci11ap61ap6)等abb式拟态词,通过声母的齿音爆破与韵母的短促闭合,在音韵层面再现万物萌的窸窣景象。
这种语音造型艺术令人想起黄节《粤诗蒐逸》中记录的广府童谣"
月光光,照地堂"
,但树科将民间谣曲的声韵传统提升至哲学表达层面。
诗中"
巽冇色,冇味冇形有温情"
的重复否定句式,恰与《道德经》"
大音希声"
的辩证思维形成跨时空对话,而粤语特有的双重否定结构"
有郁有揽"
(既有摇曳又有拥抱),则创造出汉语中罕见的"
否定之肯定"
修辞范式。
二、卦象诗学:易经系统的当代转译
诗歌以八卦序列构建章节,暗合闻一多"
格律是精神的镣铐"
之论。
乾坤二卦的并置最具匠心:"
乾喺阳刚利剑坤噈靓靓嘅好鞘"
,此处"
靓靓"
(1eng31eng3)的叠词运用,既遵循了《周易》"
坤至柔而动也刚"
的原始教义,又通过方言形容词的稚拙感消解了经学的沉重。
这种处理可比拟庞德《比萨诗章》中对《论语》的意象派改写,但树科的创新在于将"
鞘"
(ciu3)这个具象物转化为阴阳调和的隐喻——剑鞘的曲线暗喻珠江三角洲的地理轮廓。
在"
坎离艮兑"
章节中,诗人打破《说卦传》的传统解释,将五行元素对应现代中国景观:"
金木水火土,五行盛世"
的排比,实则是将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的岭南审美,升级为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宣言。
这种转译验证了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
非再现性传统"
的论断——八卦系统在此不是占卜工具,而成为组织感官经验的诗性框架。
三、方言本体论:音义互文的在地性书写
该诗最富革命性的特质,在于实现粤语"
音义共生体"
(刘镇语)的文学转化。
如"
震"
(an3)字在粤语中兼有"
雷电"
与"
惊醒"
双关,诗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