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真真假假啲嘢赏析(1 / 2)
《真真假假啲嘢》(粤语诗)
文树科
乜嘢真嘅?乜嘢假嘅?
乜喺假嘅?乜喺真嘅?
道喺真嘅?路喺假嘅?
问咗蜜仔,佢嗡嗡嗡……
问咗你啦,真嘅道路!
道路真假?你问咗佢?
佢话你知,沥青铺嘅
蚂蚁喺坑渠讲……
哈哈哈,你真佢假
嘟喺蛤乸睇到嘅……
嘟喺喎,??住放大镜
嘟喺睇唔到暗物质嘅……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o256粤北韶城沙湖畔
《<真真假假啲嘢>赏析》
文阿蛋
在粤语诗的独特语境中,树科的《真真假假啲嘢》宛如一颗别具一格的石子,投入诗之湖泊,激起层层涟漪。
这诗以其独特的语言、意象与结构,构建出一个充满思辨与趣味的诗歌世界。
?
诗开篇便以“乜嘢真嘅?乜嘢假嘅?乜喺假嘅?乜喺真嘅?”
这样看似简单重复的问句起势。
这一手法如同古代乐府诗中常见的复沓,通过反复咏叹,强化了诗歌的韵律感,也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读者心上,将“真与假”
这一抽象且复杂的哲学命题直接抛向读者,引读者的思考。
在文学的长河中,诸多经典作品都善于利用这种问句开篇的方式来吸引读者。
例如,屈原的《天问》开篇“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一连串的疑问,展现出诗人对天地万物、历史人事的深刻探寻,其气势磅礴,开启了对宇宙人生的叩问之旅。
而在这粤语诗中,树科以其独特的方言表达,同样开启了一场关于“真与假”
的探寻之旅,虽没有《天问》那般宏大的宇宙视野,却有着贴近生活、充满市井气息的独特韵味。
?
紧接着,诗人引入“道”
与“路”
的概念,“道喺真嘅?路喺假嘅?”
“道”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指形而上的宇宙规律、人生准则,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也可指现实生活中的道理、途径。
而“路”
则更为具象,是人们行走的轨迹。
诗人在此将二者并置,形成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对照,进一步深化“真与假”
的探讨。
面对这一困惑,诗人“问咗蜜仔,佢嗡嗡嗡……”
,蜜蜂的“嗡嗡”
声,似是一种无言的回应,又仿佛是对世间复杂真假的一种嘲笑,暗示着世间万物对于“真与假”
有着自己独特的感知方式,只是人类未必能够理解。
这种以动物的反应来映衬人类困惑的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并不少见。
比如在某些古诗中,以鸦雀的啼鸣来烘托环境的寂寥,从而映衬诗人内心的孤独。
在这里,蜜蜂的“嗡嗡”
声则是在喧嚣中传递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混沌之感。
随后,诗人将问题抛向读者——“问咗你啦,真嘅道路!
道路真假?你问咗佢?”
这种与读者的直接对话,打破了诗歌与读者之间的隔阂,使读者不得不参与到这场关于真假的思考之中。
这种互动性的写作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让读者不再是诗歌的旁观者,而是成为诗歌意义构建的参与者。
?
“佢话你知,沥青铺嘅蚂蚁喺坑渠讲……”
这几句诗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荒诞感。
“沥青铺嘅”
是对现实道路物质层面的描述,似乎在暗示我们所看到的具体的路是真实可触的;然而,“蚂蚁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