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雨脚断处见苍穹(2 / 2)
—当天气的片段成为存在的隐喻,"
续篇"
便不再是简单的叙事延续,而指向宇宙生成论的终极诘问。
刘勰《文心雕龙》有云:"
篇中之独拔者,乃警策也。
"
此诗最妙处在于将岭南人特有的气候焦虑升华为存在焦虑。
六月海天的无常变化,成为生命暂住性的绝佳喻体。
诗中那个未出场的凝视者,其视线在雨脚与苍穹间往复折返,恰似现代人在确定性与可能性之间的永恒徘徊。
这种生存困境的呈现方式,令人想起张爱玲《烬余录》中"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
,但树科以方言特有的黏着质感,赋予其更原初的生命痛觉。
结语:方言的诗性救赎
《六月嘅海天》的现代性,正在于它用最土着的语音说出最普世的困惑。
当标准语写作日益陷入"
影响的焦虑"
,粤语诗歌却凭借其语音化石般的保存能力,为我们打开未被普通话语法规训的感知秘境。
这短诗证明:真正的诗性从不在远方,而在母语者舌尖与天际线碰撞的刹那。
就像诗中海天交际处的那道雨帘,方言诗歌正在汉语的疆域上划出既区隔又通透的奇妙边界,而这边界本身,或许正是我们时代最珍贵的文化续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