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解构与重构的时空诗学(1 / 2)

加入书签

《噈当我哋喺博物》(粤语诗)

文树科

宇宙,噈喺博物馆啫

我哋,嘟系喺内面嘅

你睇睇我

我睇睇你啲

出土古董……

有时灯光,有时熄火

阵间闪烁,阵间黑鼆鼆

噈系喺度

生生灭灭

灭灭生生……

大洋够大

海岸够长

浪漫情怀

浪潮咁嘅

浪前……浪后……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o25616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重构》

——树科粤语诗《噈当我哋喺博物》的时空诗学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版图中,方言写作始终是一片充满争议与魅力的飞地。

树科的粤语诗《噈当我哋喺博物》以极具地域特色的语言符号,构建起独特的诗歌美学体系。

这诗通过将宇宙隐喻为博物馆,人类喻为出土古董,在看似荒诞的意象组合中,暗藏对存在本质的深刻叩问。

这种创作手法,既延续了中国古典诗歌“立象尽意”

的传统,又突破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常规表达,在方言与哲学的碰撞中,开辟出崭新的诗歌维度。

一、方言诗学:粤语符号的诗性重构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中保留古音古韵最多的语种之一,其独特的九声六调为诗歌创作带来丰富的音乐性。

《噈当我哋喺博物》中,“噈”

“啫”

“嘟系”

等粤语口语词的频繁使用,赋予诗歌强烈的地域标识。

这种语言选择并非简单的方言猎奇,而是对标准化汉语诗歌体系的自觉反抗。

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言,“传统的大动荡表现为传统的断裂”

,树科通过粤语的介入,打破了现代汉语诗歌固有的语言惯性,使诗歌回归口语的鲜活生命力。

诗歌句“宇宙,噈喺博物馆啫”

,以近乎孩童般的直白陈述,将宏大的宇宙概念与日常化的博物馆并置。

这种语言的反差感,恰似艾略特在《荒原》中运用的“非个人化”

手法,消解了传统诗歌中对宇宙的神圣化书写。

粤语中“啫”

字的语气助词特性,更增添了诗句的随意性,使庄严的哲学命题在市井语言中获得新生。

二、意象迷宫:博物馆与古董的存在隐喻

诗中“博物馆”

与“出土古董”

的意象组合,构成了对人类存在状态的精妙隐喻。

博物馆作为收藏历史遗物的空间,天然带有时间凝固的特质。

当诗人将宇宙比作博物馆,人类视为古董,实则是在解构线性时间观,将存在纳入永恒的陈列。

这种隐喻与博尔赫斯笔下“巴别图书馆”

的无限循环概念异曲同工,都试图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认知局限。

“你睇睇我我睇睇你啲出土古董”

,这几句诗通过镜像般的人物互动,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荒诞性。

正如萨特在《禁闭》中提出的“他人即地狱”

,诗中人物的相互凝视,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对视,更是存在层面的相互确证。

当人类成为被观看的“古董”

,其主体性便在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中消解,暴露出存在的虚无本质。

三、光影哲学:明暗交替中的生命辩证法

“有时灯光,有时熄火阵间闪烁,阵间黑鼆鼆”

,这组关于光影变化的意象,构成了诗歌的哲学内核。

光明与黑暗的交替,对应着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的澄明与遮蔽”

灯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