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从粤语乡音到天地哲思(1 / 2)

加入书签

《大地嘅心》(粤语诗)

文树科

你嘅心,佢嘅心

我哋嘅心……

山嘅心,海嘅心

世界嘅心,日月可鉴……

热头东西,热晒物体

白玉盘古,圆润有冇……

天上地下自有道

我哋行行企企,谂谂睇睇……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o25615粤北韶城沙湖畔

《从粤语乡音到天地哲思》

——论《大地嘅心》的诗性建构与哲学叩问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的多元语境中,树科的粤语诗《大地嘅心》犹如一枚镌刻着岭南文化密码的青铜古币,以独特的方言肌理与深邃的哲学思辨,在诗歌的星河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

粤语作为承载着千年岭南文化基因的语言载体,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能突破普通话诗歌的固有范式,展现出更为鲜活的地域生命力与情感张力。

这诗通过对“心”

的多重解构与重构,将个体生命体验、自然宇宙观照与哲学终极思考熔铸一炉,构建起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诗意空间。

一、粤语方言的诗性解码: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

粤语作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其独特的语音、词汇与语法体系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饶的土壤。

《大地嘅心》开篇即以“你嘅心,佢嘅心我哋嘅心……”

的重复句式切入,“嘅”

字作为粤语中极具辨识度的结构助词,在这里不仅承担着语法功能,更成为情感的延宕符号。

这种看似口语化的表达,实则暗合《诗经》中“重章叠句”

的抒情传统,通过语言的反复咏叹,将个体的情感体验推向集体意识的共鸣层面。

粤语词汇的运用在诗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热头”

(太阳)、“白玉盘古”

等极具地域特色的表述,打破了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惯性,使诗歌呈现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是存在的家”

,这些粤语词汇的使用,不仅是对岭南文化记忆的唤醒,更是对诗歌语言本体的创造性拓展。

在粤语的语境中,“热头东西,热晒物体”

一句,以直白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太阳普照万物的图景,既有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般的现实观照,又暗含着道家“道法自然”

的哲学意蕴。

二、多维意象的哲学投射:从“心”

到“道”

的诗意嬗变

诗中“心”

的意象贯穿始终,构成了诗歌的核心脉络。

从“你嘅心,佢嘅心我哋嘅心”

的个体心灵,到“山嘅心,海嘅心世界嘅心,日月可鉴”

的自然之心,再到“天上地下自有道”

的宇宙之道,“心”

的内涵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具象到抽象的层层递进。

这种意象的嬗变,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

的思想不谋而合。

王阳明曾言“心即理也”

,在《大地嘅心》中,诗人通过对“心”

的不断追问,试图探寻个体心灵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白玉盘古,圆润有冇”

这一意象的引入,将神话传说与哲学思考巧妙融合。

盘古作为中国创世神话中的重要角色,象征着宇宙的起源与秩序。

而“白玉”

的温润质感与“圆润”

的形态,则暗含着道家“上善若水”

“周行不殆”

的哲学智慧。

这种将神话意象哲学化的处理方式,使诗歌在保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