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凯旋与新的烦恼(1 / 2)

加入书签

韦小葆那份与众不同的“学术报告”

以六百里加急送出后不久,他肩伤未愈,便与施琅一道,押解着神龙教重要俘虏(如黑龙使钟志灵等顽抗分子),携带着部分关键证物和缴获清单,率领部分精锐,登上了返航的舰队。

苏荃、双儿自然随行,沐剑屏和方怡也被安排同船返回大陆。

无根道人、许雪亭等人则被暂时留在神龙岛,负责维持基本秩序,等待朝廷后续的接收安置命令。

舰队抵达天津港时,凯旋的盛况远韦小葆的想象。

码头上旌旗招展,鼓乐喧天,礼部的官员早已等候多时,宣读了对韦小葆、施琅及有功将士的初步嘉奖旨意。

京城百姓万人空巷,争相目睹这位以“奇术”

平定凶名赫赫神龙教的年轻爵爷的风采。

“韦爵爷千岁!”

“为国除害,英雄出少年啊!”

“看!

那就是韦爵爷!

听说他会仙法呢!”

欢呼声如同海啸般涌来,无数鲜花和彩带被抛向队伍。

韦小葆骑在特意为他准备的、温顺的白色骏马上(因肩伤无法剧烈动作),身着一袭略显宽大的麒麟补服(为了遮掩左肩的固定夹板),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平静,并未因这滔天的赞誉而有丝毫得意。

他微微向两侧的百姓颔致意,目光却不时扫过那些隐藏在欢呼人群后方、穿着各色官服、神色各异的目光。

他知道,这盛大的欢迎仪式,既是荣耀,也是漩涡的开始。

入宫觐见的场面更是隆重。

康熙帝玄烨竟亲自在乾清宫丹陛前相迎,这是对社稷功臣极高的礼遇。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康熙对韦小葆和施琅褒奖有加,尤其对韦小葆“以奇策破敌,以仁心纳降,更兼洞悉祸乱之源,深谋远虑,献长治久安之策”

大加赞赏,并当场宣布了最终的封赏:

加封韦小葆为一等忠勇公,世袭罔替,赏双眼花翎,赐紫禁城骑马,黄金万两,庄园府邸若干。

其麾下多隆、张猛等各有封赏。

施琅及水师将士亦论功行赏。

圣眷之隆,一时无两。

然而,在退朝之后,康熙却单独将韦小葆留了下来,在御书房赐茶。

“爱卿的奏章,朕仔细看过了。”

康熙放下茶盏,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洋洋万言,剖析深入,见解独特,尤其是那‘非对称瓦解’之策与事后治理之方略,确有振聋聩之效。”

“皇上过誉,微臣只是据实陈奏,偶有所得,不敢当陛下如此盛赞。”

韦小葆躬身应答,肩膀的伤势让他动作有些僵硬。

康熙目光深邃地看着他,缓缓道:“爱卿奏章中所言,‘经济疏导为本,教化启蒙为先’,乃至‘开放海禁,鼓励渔商’等策,立意高远,直指根本。

然则,牵一而动全身,东南沿海关系错综复杂,非一朝一夕可竟全功。

爱卿可知,今日朝堂之上,对此持异议者,亦不在少数?”

韦小葆心下了然,知道真正的试探来了。

他沉稳答道:“回皇上,微臣深知此非易事,亦知必触动某些固有之利。

然神龙教之患,正在于旧弊不除,方使邪教有隙可乘。

臣之所奏,乃为朝廷长远计,为东南百姓生计计。

若能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未必不能收其功。

且臣在报告中已言明,此乃‘刍议’,仅供皇上圣裁。”

康熙不置可否,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忽然转换了话题:“爱卿此次立下不世之功,年纪轻轻便已封公,可谓位极人臣。

不知爱卿日后,是愿在朝中为朕参赞机要,还是……仍专注于你那‘格物司’与‘韦氏工业’?”

这个问题,看似关心,实则尖锐。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