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自请解散参谋部(1 / 2)
封赏的余波在京城权贵圈中荡漾数日,韦小葆府邸的门槛几乎被道贺者踏平。
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韦小葆,却比任何人都清醒。
康熙那厚重却止步于核心权位的赏赐,以及朝堂上那微妙的沉寂,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他这柄过于锋利的“科学之剑”
,已让执剑者感到了些许不安。
功高震主,非虚言也。
韦小葆深知,若不能主动化解这份潜在的猜忌,昔日荣宠转瞬间便可化为催命符。
他需要一场姿态足够低、诚意足够显、且符合他自身长远利益的行动,来打消康熙的疑虑,并为自己的下一步铺路。
几日后的常朝,当各部院奏事完毕,康熙惯例性地询问“众卿还有何事”
时,韦小葆手持玉笏,稳步出班,躬身朗声道:“臣,韦小葆,有本启奏。”
刹那间,整个太和殿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身上。
百官心中好奇,这位风头正劲的韦爵爷,又要抛出什么惊人之举?
“爱卿有何事奏来?”
康熙端坐龙椅,语气平和。
韦小葆神色肃穆,声音清晰而坚定:“启禀皇上,臣蒙皇上天恩,委以征西重任,赖皇上洪福,将士用命,侥幸成功。
然,战事既息,刀兵当藏。
臣所辖之‘抚远大将军’一职,乃战时特设,非常制也。
今西北已靖,臣恳请皇上,准臣上交大将军印信,解散幕府,卸去军职,以使兵权归于朝廷,制度复于常态。”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主动上交兵权?!
这可是无数武将攥在手里死都不肯放的东西!
更何况是韦小葆这样刚刚立下不世奇功、在军中威望正隆的统帅!
他竟如此轻描淡写地就要交出去?
连康熙眼中都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讶异,他身体微微前倾,确认道:“韦爱卿,你……此言当真?”
“臣不敢妄言。”
韦小葆语气诚恳,“臣之本分,乃是为皇上、为朝廷分忧解难,而非贪恋权位。
如今边患已除,臣若仍据大将军之位,非但于国无益,亦恐引人非议,有违臣之本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臣在西征期间,为应对战事,曾设立一‘技术参谋部’,专司军械改良、工事营造、情报分析、后勤优化等务。
此部属战时临时机构,人员亦多从各军、各衙门临时征调。
如今战事结束,此部亦无存在之必要。
臣恳请,将此‘技术参谋部’一并解散,其所属人员,遣返原籍原职,其所整理之各项技术文档、图册,臣已命人誊抄整理完毕,愿悉数上交朝廷,存入工部、兵部档案,或可于日后国计民生有所裨益。”
他不仅交兵权,连他赖以成名的、充满神秘色彩的“技术参谋部”
也主动解散,甚至连核心技术资料都愿意无偿上交!
这一下,连那些原本对韦小葆心存忌惮或不满的保守派大臣,都有些动容了。
这份姿态,实在是太低了,低到让人无法再质疑其忠诚。
康熙凝视着殿下躬身不起的韦小葆,心中感慨万千。
他原以为需要自己旁敲侧击,甚至稍加压制,才能让这年轻的功臣懂得收敛锋芒。
却没想到,对方竟如此识大体、知进退,主动将最敏感的权力交出,还附赠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这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智慧,更体现了一种越个人权位、着眼于大局的胸襟。
康熙心中的那点猜忌与顾虑,在这一刻,几乎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欣赏与信任。
“爱卿……赤诚为国,公而忘私,实乃百官楷模!”
康熙的声音带着由衷的赞许,“准奏!
韦小葆上交抚远大将军印信,解散幕府。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