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信号弹的频谱(2 / 2)

加入书签

的基础射药(黑火药),中部为混有特定金属盐的光烟剂,顶部则以缓燃物封口。

射时,底部火药点燃,将弹体推射至高空,同时引燃中部的光烟剂,在高空持续燃烧一段时间,产生显眼的色烟和光焰。

三、编码规则的制定。

韦小葆亲自设计了一套基于三色信号弹的简易编码规则。

单红色,代表“紧急军情,高度戒备”

;单绿色,代表“情况正常,按计划进行”

;单黄色,代表“现敌军,注意侦察”

而双色组合,甚至三色按顺序射,则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指令,如“红-绿”

可能代表“诱敌深入”

,“黄-红-绿”

可能代表“按预定方案a合围”

等等。

这套编码规则同样制成密码本,下至各级指挥官。

理论清晰,目标明确。

试验场立刻忙碌起来。

最初的过程充满挫折:颜色不纯,掺杂着原有的黑烟;燃烧不稳定,时明时灭;射高不足,难以远距离观察;不同金属盐与基础药剂的配比需要反复调试,以确保色彩鲜艳且持续时间足够。

韦小葆并未急躁,他亲临指导,将试验过程本身也“建模”

了。

他要求匠人们严格记录每一次试验的配方比例、物料研磨细度、装填密度、射角度,以及最终产生的颜色效果、烟量、持续时间、观测距离等数据。

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数据,逐步优化配方和工艺。

十几天后,经历了数十次失败,奇迹终于出现了。

一个晴朗的午后,在试验场所有人的注视下,一枚改造后的信号弹被点燃引信。

“咻——嘭!”

伴随着尖锐的呼啸声,弹体拖着尾焰直冲云霄,在蔚蓝的天幕上炸开一团极其鲜艳、持久的猩红色烟雾,如同雪白宣纸上滴落的浓重朱砂,在数里之外依然清晰可见!

“成了!

红色的!”

匠人们激动地欢呼起来。

紧接着,象征着生机的翠绿色、明亮耀眼的金黄色信号弹也相继试验成功。

三色光芒在戈壁滩的上空交替绽放,仿佛为这片铁血的土地赋予了全新的语言。

韦小葆立即下令,小批量生产这三种颜色的标准信号弹,配给前沿棱堡、观察哨以及机动部队,并进行紧急培训,让各级指挥人员熟悉新的信号编码。

不久后,在一次模拟葛尔丹游骑骚扰的演习中,新的信号体系展现了其价值。

位于高处的观察哨现“敌情”

,立即射了一红一黄两信号弹。

下方巡逻的清军小队看到信号,立刻明白“现小股敌军骑兵,准备接敌”

,迅抢占有利地形,做好了战斗准备。

整个过程,无需快马传令,无需复杂的旗语解释,指令的传递几乎与敌情的现同步完成!

张玉麟亲眼目睹了这次演习,感慨万千:“大帅,以往调兵遣将,需遣快马,传令兵奔波劳累尚在其次,战机往往就在这往返之间稍纵即逝。

如今有了这‘三色频谱’,指令瞬息可达,我军反应之,如同臂使指!”

韦小葆仰望天空,那里仿佛还残留着信号弹色彩的余韵。

光学侦察连是“眼睛”

,加密通讯是“神经”

,而这三色信号弹,则是他赋予这支军队的、能够进行复杂远程战术指挥的“喉舌”

科学的意志,正通过这斑斓的频谱,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清晰度,在这古老的战场上,传达着它的命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