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通讯的加密革命(2 / 2)
天气、甚至某个预定的随机事件相关,只有收双方知晓其对应规则。
密钥的作用,是对密码本中的数字编码进行二次运算(如加减乘除一个特定数,或按特定规则移位),从而生成最终用于书写密文的数字。
三、密文的伪装。
经过替换和运算后得到的一长串数字,本身仍然可疑。
韦小葆的下一步设计,则尽显其缜密思维。
他要求,这些最终的数字密文,不能被直接书写成一份数字清单。
而是要被巧妙地伪装成——“货物价目清单”
。
“譬如,”
韦小葆举例道,“我方需传递‘明日辰时,骑兵五千,伏击黑山隘口’这一信息。
经过密码本转换和密钥运算后,可能得到一串数字:‘一百二十、三百五十五、七百八十八、四千一百零二’。
那么,书写密文时,就不能直接写这串数字。
而是要将其伪装成一份送往某个虚构商号的货单:
‘王掌柜台鉴:新到货品报价如下。
茯茶一百二十担,单价三百五十五文。
青盐七百八十八斤,单价四千一百零二文。
……’
如此,即便此文书被葛尔丹哨骑截获,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份寻常的商贾往来信函,极难引起警觉。
即便他们心生疑虑,面对这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字(已被密钥二次处理),以及看似合理的商业文书格式,想要在短时间内破译,无异于大海捞针。”
帐内诸将听得目瞪口呆。
这套方法环环相扣,既保证了信息转换的复杂性,又利用了人们思维定式的盲区进行完美伪装,其精巧与严谨,远他们过去所知的任何保密手段。
“妙!
妙啊!”
一名负责后勤文书工作的参军击掌叹道,“大帅此法,真乃神鬼莫测!
将刀光剑影的军情,藏于市井铜臭之中,葛尔丹那些莽夫,如何能识破?”
韦小葆微微一笑:“此法虽不敢说万无一失,但足以应对当前局面。
关键在于,密码本的保管、密钥约定的保密性,以及执行过程中的严格纪律。
任何一环出错,都会导致防线崩溃。”
他随即下令,立即着手编纂密码本,并选拔机敏可靠的文书人员,进行加密与解密的专项培训。
同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密钥管理与分流程。
不久之后,一套套看似普通的“商队价目表”
、“家书账目”
,开始穿梭于西北前线的各个据点与肃州大营之间。
它们平静地经过可能潜伏着敌军探子的区域,承载着决定战局走向的核心情报,安然抵达目的地,再由经过训练的人员,利用密码本和约定的密钥,迅还原成清晰的军令。
当张玉麟第一次拿到一份被成功解密、内容详实的敌军调动情报时,他看着那原本只是一张“茶叶报价单”
的纸张,不由得长长舒了一口气,对韦小葆的佩服更是深入骨髓。
“大帅,”
他由衷地说道,“如今我军,不仅看得清,更能信得通。
葛尔丹如今,是真真正正的瞎子和聋子了!”
韦小葆颔。
信息的获取、传递与保密,这条无形的战线,在他手中被一步步加固、延伸。
科学的意志,不仅赋予了军队更锐利的眼睛,也开始为沟通的脉络,铸造起坚不可摧的盾牌。
这场生在纸墨之间的、静默的加密革命,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任何一场真刀真枪的胜利。
它让命令的传递变得安全,让决策的依据变得可靠,也让韦小葆对这支军队的控制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